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壺的意思、縣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壺的解釋

(1).漏水計時壺。即後世漏壺的原始形式。

(2).《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後以“懸壺”稱行醫賣藥。“懸壺”也寫作“縣壺”。 明 吳承恩 《壽王可齋七帙障詞》:“膝下兒孫,慶縣壺之有繼;門前賓客,喜絜榼之方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縣壺”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計時工具
    指漏水計時的容器,即後世漏壺的原始形式。這種器具通過水滴流動的速度來測量時間,屬于古代重要的計時裝置。

  2. 通假“懸壺”
    在部分文獻中,“縣壺”與“懸壺”通用,源自《後漢書·方術傳》中“懸壺行醫”的典故,指代行醫賣藥的行為。例如明代吳承恩的《壽王可齋七帙障詞》中曾使用此義。


二、讀音與字義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縣壺”作為成語,比喻“眼界狹窄、局限于小範圍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與“井底之蛙”等成語混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縣壺的意思

《縣壺》是一個指代特定瓷器的詞彙,特指制作于中國明代官窯,用于縣級行政官員的茶具。縣壺通常由陶瓷制成,呈現精美的工藝與設計,并配有蓋、把手和噴嘴。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方法,縣壺的部首為“缶”(fǒu),包含了兩個筆畫。

來源

縣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用于描述專為縣級行政官員所定制的瓷器。這些瓷器作為行政機關的日常用品,不僅展示了官員的身份地位,還體現了明代官窯的精湛工藝。

繁體

縣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縣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縣壺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具體來說,「縣」在古代寫作「縣」,「壺」在古代的寫法為「壺」。

例句

1. 當地博物館展出了一件明代縣壺,吸引了衆多遊客的關注。

2. 這隻縣壺的造型優雅,被譽為陶瓷藝術的瑰寶。

組詞

縣壺的相關詞彙包括:縣級、陶瓷、瓷器、官窯、明代。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行政壺、官員茶具

反義詞:民間茶具、普通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