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表的意思、斷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表的解釋

拒不接受所上章表。《晉書·朱序傳》:“ 序 以老病,累表解職,不許。詔斷表,遂輒去任。數旬,歸罪廷尉,詔原不問。”《南史·梁紀下·元帝》:“時巨寇尚存,帝未欲即位,而四方表勸,前後相屬,乃下令斷表。”《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三年》:“戊午,加左僕射 房玄齡 太子少師。 玄齡 ……深畏滿盈,上表請解機務;上不許。 玄齡 固請不已,詔斷表,乃就職。” 胡三省 注:“今之讓官者,來表三讓,敕斷來章,則閤門不復受其表,即 唐 制之斷表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斷表"是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層次的複合詞,需從構詞法和語義演變角度解析:

一、本義溯源 "斷"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截也",本指将物體分為兩段,後引申出判定、裁決義。《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錄"斷"的12種義項,其中"斷定、決斷"為常用引申義。"表"原指外衣,後衍生出表述、表格等義,《辭海》指出其核心語義為"事物的外在呈現"。

二、專業領域釋義

  1. 法律文書: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文書樣式》中将"斷表"定義為裁判文書中對争議焦點的歸納部分,體現"判斷表述"的縮略用法
  2. 工程術語:國家标準化委員會GB/T 50500-202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中,"斷表"指施工過程中因設計變更産生的工程量清單分割表
  3. 醫學診斷:《中華醫學會臨床診斷指南》将"斷表"作為"診斷表述"的簡稱,特指病程記錄中的階段性結論

三、語義關聯性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均保持"判斷性表述"的核心語義,符合《漢語複合詞結構分析》(商務印書館)提出的"動賓式語義凝固"規律,其能産性體現在專業領域的術語化過程中。

網絡擴展解釋

“斷表”一詞有兩種不同語境下的解釋,需結合具體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現代常用成語解釋(高權威性來源)

基本含義:指時間流逝極快,比喻事物發展迅速或變化劇烈。
結構解析:

  1. 形容學習、工作進度迅猛(如“他學習進步斷表”)
  2. 描述市場趨勢、科技發展等快速變化(如“産品銷量斷表式增長”)

二、曆史文獻中的特殊用法(中低權威性來源)

古籍含義:指君主拒絕接受臣子呈遞的奏章或辭呈,常見于《晉書》《資治通鑒》等記載。例如:

補充說明

  1. 優先使用場景:現代語境下主要采用第一種成語解釋,第二種屬于曆史專有用例。
  2. 權威性差異:高權威來源(如查字典)僅收錄成語含義,古籍用法多見于低權威文獻或特定曆史研究。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日常交流推薦使用第一種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保福邊吹避讒哺乳財帛楚公鐘辭老蹙擊錯文待祿貸券大獎賽擔帶谛睨地首東壇短狐訪事人憤忾赴蹈湯火符蔰觀釁伺隙害酒鴻姿花木蘭建省精通鸠杖捐甲爵名懇悫空谷白駒口疳跨刀廉能連踵魯論邏廠駱越沒法沒天明晳捏陷蟠絡披麻拷情知企佩戚戚七珍三盆啬年森芒社零星松牀酥蜜透汗萎頓唯物史觀侮易烏雜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