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絡的意思、蟠絡的詳細解釋
蟠絡的解釋
盤曲纏繞。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宜興梅冢》:“其棺正蟠絡老梅根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峽壁間藤樹蟠絡,乃猿接以登。”
詞語分解
- 蟠的解釋 蟠 á 屈曲,環繞,盤伏:蟠蜿。蟠萦。蟠結。蟠踞(亦作“蟠據”)。蟠道。蟠龍。蟠螭紋(中國春秋戰國青銅器上紋飾之一,以盤曲的龍蛇組成)。蟠夔紋(中國殷和西周青銅器上紋飾之一,以盤曲的夔龍組成)。龍蟠虎
- 絡的解釋 絡 (絡) ò 像網子那樣的東西:絡頭。經絡。脈絡。網絡。橘絡。 用網狀物兜住,籠罩:籠絡。 纏繞:絡紗。絡絲。絡線。 相連續,前後相接:絡穴(針灸穴位分類名)。絡續。絡繹。聯絡。 . 絡 (
網絡擴展解釋
“蟠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án luò,其核心含義為盤曲纏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
指物體(如藤蔓、根系、雲霧等)以彎曲、回旋的方式相互交纏,例如“老梅根蟠絡棺木”“藤樹蟠絡山壁”等描述。
- 構詞解析
- 蟠:意為屈曲、環繞(如“龍蟠虎踞”);
- 絡:指網狀物或纏繞的動作(如“藤蔓絡樹”)。
二、引申與典故
- 複雜紛繁的象征
部分詞典提到其可引申為“事物錯綜複雜”,例如《莊子·德充符》中以“蟠螭”(神獸盤繞之态)比喻紛亂糾纏的狀态。
- 文學中的意象
古代文獻常用此詞描繪自然景觀,如宋代周密《齊東野語》記載“棺木蟠絡梅根”,明代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描述“藤樹蟠絡山峽”。
三、用法與示例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形容植物、雲霧、建築結構等的盤繞形态。
- 例句:
“山間古藤蟠絡,形成天然的綠色屏障。”
四、相關詞彙
- 近義詞:盤繞、纏繞、糾結
- 反義詞:舒展、筆直
- 成語關聯:龍蟠虎踞、絡繹不絕(部分詞典提及)。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不同詞典的釋義差異,中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蟠絡》的意思
《蟠絡》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紛繁複雜、錯綜複雜的樣子。
《蟠絡》的部首和筆畫
《蟠絡》的部首是“虍”,總共有17個筆畫。
《蟠絡》的來源
《蟠絡》是由虍(hu)和纟(mi)組成的。虍表示中心虛斷,纟表示糾結的絲線。蟠絡則意味着事物以絲線為引,紛繁複雜地糾結在一起。
《蟠絡》的繁體字
《蟠絡》的繁體字為「盤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蟠絡》的寫法較複雜。以篆書為例,蟠的寫法是「盤」,繩的寫法是「網」,兩字連寫則類似于「盤網」的樣子。
《蟠絡》的例句
1. 這個問題的解決真是蟠絡難解。
2. 心情糾結,腦海中蟠絡無數的想法讓我難以入睡。
組詞
蟠纏、蟠鐵、紛蟠、複雜紛褶。
近義詞
複雜、紛繁、糾結。
反義詞
簡單、單一、明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