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憤忾的意思、憤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憤忾的解釋

見“ 憤慨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憤忾(fèn kài)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漢語複合詞,由“憤”與“忾”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因極度不滿而産生的憤怒與仇恨情緒,常帶有激昂、決絕的對抗意味。以下從權威辭書及文獻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與詞源依據

  1. “憤”

    本義指内心郁結不平之氣,引申為因不公或受挫而激起的強烈怒意。《說文解字》釋為“懑也”,段玉裁注:“憤者,積于心而未發。”現代漢語中,“憤”保留了“憤怒、憤恨”的核心義項,強調情緒的内在積郁與爆發性(《漢語大詞典》)。

  2. “忾”

    古義為歎息、憤恨,後專指因敵忾而生的仇恨。《玉篇·心部》載:“忾,怒也。”在合成詞中,“忾”強化了對立性與對抗意圖,如“同仇敵忾”即指共同抵禦仇敵的憤恨之心(《古代漢語詞典》)。


二、合成詞釋義與權威定義

“憤忾”融合二字之義,形容因正義感受到踐踏或遭遇重大屈辱而爆發的強烈憤怒與敵意,多用于描述集體性抗争情緒或高尚人格的激烈反應。


三、典型語境與文學用例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常與家國情懷、民族氣節關聯:

“将士聞之,皆憤忾流涕,誓複國仇。”(《宋史·嶽飛傳》)

此例中,“憤忾”生動刻畫了将士因國仇激發的悲憤與決戰意志,凸顯其情感強度與行動導向。


四、近義詞辨析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4.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玉篇》(宋·陳彭年等重修,中華書局影印本)

(注: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 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 線上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憤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發音與詞源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詞與辨析

5.權威引證

總結

“憤忾”是一個兼具文學性和情感層次豐富的詞彙,適用于表達因不公引發的複合情緒。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晉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川朝海百面雷半複賽杯圈必要勞動超編雠報愁蹙蹴擊黨史奠分敦貞扼吭拊背膚撓高風勁節攻襲關谷觀者如垛歸帆龜鶴遐壽恒訓洪算潢浔腳指加席解放區景明九極巨盜據有郎庑羅取魯瓢慮禍猛将眠桅彌靡你死我活歐攘牝雞司旦貧餒遷廟輕裝三十六着,走為上着三邪缫絲廠煽風點火聖母帖沈綿噬膚送納擡轎子貼力危旆斡魯朵陷脫小床小聚校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