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樹的葉子。蠶的飼料。中醫亦以入藥。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寒雁嗈嗈渡 遼水 ,桑葉紛紛落 薊門 。” 宋 範成大 《初夏》詩之一:“桑葉露枝蠶向老,菜花成莢蝶飛來。” 元 楊果 《村居》詩之二:“村舍蠶催桑葉大,山田鹿食麥苗稀。”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桑》:“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桑葉是桑科植物桑樹的幹燥葉片,具有多重含義和應用,以下從不同角度綜合解釋:
桑葉是蠶的主要食物來源,也是傳統中藥材。其學名為Folium Mori,别名包括家桑葉、荊桑葉、鐵扇子等。根據采收季節不同,有霜桑葉、冬桑葉等稱謂。
桑葉與中國古代蠶桑文化密切相關。據《隋書》記載,黃帝軒轅氏與嫘祖(西陵氏)被尊為蠶桑絲綢之祖,古代有祭祀先蠶的傳統。桑樹的種植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支撐了絲綢産業的發展。
古詩文中常以桑葉寄托季節變化,如北周庾信《燕歌行》中“桑葉紛紛落薊門”,宋代範成大《初夏》中“桑葉露枝蠶向老”,均通過桑葉狀态反映時令特征。
提示:如需了解桑葉種植分布或具體配伍藥方,可進一步查閱《本草綱目》或中醫藥典籍。
《桑葉》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來指代桑樹的葉子。
《桑葉》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分别是“桑”和“葉”。其中,“桑”的部首是木字旁,“葉”的部首是艸字底部。整個詞彙總共有7個筆畫。
《桑葉》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明了,就是根據實際物種桑樹的特征來命名的。
在繁體字中,“桑葉”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代漢字中的《桑葉》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來說仍然是以桑樹的葉子為基礎進行書寫。
1. 她從樹上摘下幾片新鮮的桑葉,準備給她養的蠶吃。
2. 桑葉呈現出濃綠色,樹枝隨風搖曳。
與《桑葉》相關的組詞有:
1. 桑樹:指代桑樹本身。
2. 桑蠶:指代在桑葉上生活并以其為食物的蠶。
3. 桑絲:指代由桑蠶吐絲形成的紡織原料。
4. 桑葚:指代桑樹上的果實。
與《桑葉》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桑:指代桑樹的整體。
葉子:泛指任何植物的葉子。
與《桑葉》意義相反的詞語是:
無反義詞。因為《桑葉》是一個具體的植物詞彙,沒有與之相反的詞語存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