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用。 明 方孝孺 《孫伯融傳》:“上既才 炎 ,遂以 炎 為 處州 總制,錢穀兵馬之籍,悉以委之,不取申報,且以勑牒未署者付之,聽其辟任。”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閑鈔下》:“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僚,今大臣有專擅選官之律。”參見“ 辟除 ”。
"辟任"是古代職官制度中的專有名詞,指高級官員直接選拔、任用屬吏的行為。該詞最早見于漢代選官制度,《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長官自行征召委任屬員"(來源:漢典網)。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權力主體與對象 實施者為三公九卿、州牧郡守等高階官員,被辟任者多為地方賢才或低級官吏。例如《後漢書》記載:"刺史、二千石得辟任曹掾"(來源:國學大師網)。
二、制度沿革演變
三、社會文化影響 該制度打破世襲壟斷,為寒門士人提供晉升通道,但後期滋長門閥政治弊端。王夫之《讀通鑒論》評其"得人則治,失人則亂"(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注:因古籍文獻電子化工程中,相關制度術語的權威解釋可參考中華書局《古代職官大辭典》(ISBN 9787101054371)第87頁"辟除"詞條。
“辟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字義拆分:
曆史用法: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描述君主或權臣直接選拔下屬。例如:
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孫伯融傳》等明代文獻或古代職官制度資料。
編戶齊民伯常不攜懲刈城墉祠祭司達荷美人電氣車殿岩疊暴堤坡頓滞多種多樣督聽訛殽分钗斷帶歸葬珪璋特達寒單黃遠黃鐘滑七擦昏濁蟭螟接茬矜奮京府警省竟已疾行蠲息蠲烝居官苴稭流行性感冒蠻彜梅槐蒙晦年輕力壯砰然匹豎繦緥千裡船瓊華窮韻桼政人鬲三陔少甚私布私聽頌詞送令田冊天意痛心外命婦物道小集霞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