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任的意思、辟任的詳細解釋
辟任的解釋
舉用。 明 方孝孺 《孫伯融傳》:“上既才 炎 ,遂以 炎 為 處州 總制,錢穀兵馬之籍,悉以委之,不取申報,且以勑牒未署者付之,聽其辟任。”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閑鈔下》:“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僚,今大臣有專擅選官之律。”參見“ 辟除 ”。
詞語分解
- 辟的解釋 辟 ì 君主:複辟。 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辟召。辟引。辟書。辟除(征召推舉授官)。辟舉。 古同“避”,躲,設法躲開。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ì 開發建設:開辟。 駁斥,排除:辟邪。
- 任的解釋 任 è 相信,信賴:信任。 使用,給予職務:任命。任人唯賢。 負擔,擔當:擔任。任課。 職務:就任。到任。任重道遠。 由着,聽憑:任憑。任性。任意。任從。任隨。聽任。放任自流。聽之任之。 不論,無論:
網絡擴展解釋
“辟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釋義:指舉用、選拔任用,通常由君主或上級官員授予官職。
- 拼音:存在兩種讀音争議,但結合權威來源,“辟”讀作bì(與君主、官職相關),“任”讀作rèn。
詳細解析
-
字義拆分:
- 辟(bì):
指君主招攬人才并授予官職,如“辟召”“辟舉”等。
古同“避”“睥”,但在此詞中取“選拔”義。
- 任(rèn):
表示任命、擔當職務,如“任命”“任人唯賢”。
-
曆史用法: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描述君主或權臣直接選拔下屬。例如:
- 明代方孝孺《孫伯融傳》提到“聽其辟任”,即允許自主舉用官員。
- 明代劉元卿亦提及“前代重臣得自辟任下僚”,反映古代官員的任命權。
-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舉用、辟除(征召推舉授官)、辟召(君主召見并任命)。
- 反義詞可參考“罷免”“黜退”等。
注意事項
- 現代使用:該詞已不常見于現代漢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研究。
- 讀音争議:部分資料标注“辟”為pì,但結合官職相關語境,讀bì更符合古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孫伯融傳》等明代文獻或古代職官制度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辟任
辟任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辟”和“任”兩個部分組成。
辟的部首是辛,總筆畫數為5筆。辟的繁體字為辟,古時候辟的寫法為辟。
任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9筆。任的繁體字為任,古時候任的寫法為兒刃。
辟任的來源和意思
辟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僚制度。辟代表着選拔、委任,任代表着職務、職位。辟任的意思是指通過選拔和委任方式給予某人特定的職務或職位。
辟任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辟任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辟字的舊體寫法為辟,任字的舊體寫法為兒刃。
例句
1. 經過層層選拔,他辟任為公司的總經理。
2. 政府辟任了一批資深專家擔任顧問,為決策提供專業意見。
組詞
辟謠、辟邪、辟除。
近義詞
委任、委派、任命。
反義詞
免任、撤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