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徼道的意思、徼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徼道的解釋

巡邏警戒的道路。《文選·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徼道綺錯。” 李周翰 注:“徼道,循禁道也。”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将軍梁公神道碑》:“公洞曉戎章,妙詳兵律,軍國是賴,戎幕允歸。由是徼道長巡,嚴扃每奉,朝求夕警,不怠於風霜。”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十八:“徼道嚴更護棘叢,果然牢獄不通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徼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明确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徼道”讀作jiǎo dào(),本義指巡邏警戒的道路,主要用于古代軍事或宮廷禁衛場景。例如班固《西都賦》中“周廬千列,徼道綺錯”,描述禁衛森嚴的道路縱橫交錯()。

二、詳細釋義

  1. 詞源解析

    • “徼”原指系在箭上的生絲繩(用于射鳥),引申為“纏繞、環繞”;“道”即道路。
    • 合稱“徼道”,特指環繞重要建築(如宮殿、陵墓)的巡邏道路。例如徐州漢墓考古發現,“徼道”是環繞主墓室的回廊式結構()。
  2. 曆史用例
    唐代楊炯《後周明威将軍梁公神道碑》提到“徼道長巡”,清代錢謙益詩句“徼道嚴更護棘叢”,均強調其警戒功能()。

三、其他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在困境中尋找出路”,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文選》等古籍,或考古研究(如對漢墓結構的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徼道的意思

徼道是一個古漢字詞語,有多重含義。它可以用來指代路途遙遠、行進困難的道路,也可以表示行走中遭到困擾或阻礙的路途,還可以表示一種高尚的品德或修養。

部首和筆畫

徼(jiǎo)字的部首是彳,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徼道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文帝紀》中。在繁體字中,徼字的寫法為逶。逶道也可以用來表示同樣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徼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由“彳”和“丩”兩個部分組成,表示行走艱難曲折的樣子。

例句

1. 在遠離城市的深山老林中,有一條徼道彎曲而上,通往一個神秘的古刹。

2. 老人艱難地徘徊在徼道上,似乎有事欲言又止。

組詞

徼言(指言辭間含有深意)、徼幸(指僥幸得到某種好的結果)

近義詞

曲徑(表示彎曲曲折的小路)、山谷(表示兩山之間的低窪地形)

反義詞

直道(表示筆直平坦的道路)、暢通(表示順利無阻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