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話柄的意思、話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話柄的解釋

[subject for ridicule;handle;sth.to talk about] 被人拿來做談笑資料的言論或行為

詳細解釋

(1).供人談話的資料。 唐 趙璘 《因話錄·徵》:“ 王 判書後雲:‘新命雖聞,舊銜尚在。遽為招命,堪入笑林。’ 洛 中以為話柄。”《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隻為 嚴嵩 父子恃寵貪虐,罪惡如山,引出一個忠臣來,做出一段奇奇怪怪的事迹,留下一段轟轟烈烈的話柄。” 茅盾 《色盲》:“她不肯落人話柄,受人非笑。”

(2).話頭。 唐 李商隱 《雜纂》:“攙奪人話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且莫隻顧閒談,打斷了人家小夫妻三個的話柄。” 駱賓基 《膠東的“暴民”》七:“‘督辦的大兒子到 濟南 去了。’ 柳世傑 重拾他的話柄。”參見“ 話頭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話柄”是一個漢語詞彙,指被人當作談笑或議論的言論、行為或事件,通常帶有負面或可被批評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談笑資料
    指可供他人議論或嘲笑的内容,例如言行失當、丑聞等。如《初刻拍案驚奇》中提到“惹出一場話柄來”,即因行為不當成為笑談。

  2. 行為後果
    若言行不慎,可能成為他人批評的把柄。例如“他說話不注意,被人抓住了話柄”()。

二、延伸用法

  1. 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形容某事成為廣泛讨論的話題()。

  2.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話頭:指談話的開端或内容()。
    • 笑柄:與“話柄”含義相近,但更強調被嘲笑的性質()。

三、使用場景

四、總結

“話柄”強調因言行引發他人非議的特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話柄

話柄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它是由語義部首“言”和形聲部首“木”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言”(5畫)和“木”(4畫)。

“話柄”的來源比較有趣。在古代,人們用木條或竹條來記錄信息或傳遞消息。這些記錄或消息就是“話”,而用來托舉或捆綁這些木條或竹條的部分就是“柄”。後來,“話柄”一詞就演變成了指控或抓住别人的把柄和證據。比如,當一個人曝光了某個人的一些不好的行為或言論後,那就是抓住了他的“話柄”。因此,“話柄”這個詞的含義擴展為抓住别人的痛處或弱點,可以用來揭露、嘲笑或諷刺。

在繁體字中,“話柄”這個詞的寫法是「話柄」。

古時候,“話柄”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古代的寫法是「話杙」,其中的“杙”同樣是指木條或竹條。

以下是幾個例句,來看一下“話柄”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使用:

- 他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話柄,被同事們拿來取笑。
- 這篇文章曝光了他的一些話柄,引起了公衆的關注。
- 請注意不要給别人提供攻擊你的話柄。

“話柄”的一些相關詞語包括:掌握、抓住、把握、證據等。

“話柄”的反義詞可以是無話可說、無法反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