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鐘乳石上流出的很稠的水溶液。 唐 李勃 《南溪詩》:“仙戶掩復開,乳膏凝更滴。”
(2).指烹茶所泛起的乳白色泡沫。 宋 範成大 《賞雪騎鲸軒子文夜歸酒渴侍兒薦若飲蜜漿》詩:“蜜融花氣動,茶泛乳膏發。”
“乳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指原料藥物分散于乳狀液型基質中形成的半固體制劑,屬于軟膏的一種。其特點是對皮膚透氣性較好,不影響正常分泌功能,需在25℃以下避光密封保存。
鐘乳石溶液
指鐘乳石表面滲出的濃稠液體,常見于古代詩文描寫。如唐代李勃《南溪詩》中“乳膏凝更滴”即描述此現象。
烹茶泡沫
形容煮茶時浮起的乳白色泡沫,宋代範成大詩句“茶泛乳膏發”便以此喻茶湯之美。
網絡釋義中偶見将“乳膏”解釋為含難溶藥物的膏狀制劑(如農藥乳膏),但此用法較為邊緣化。
注:現代日常使用“乳膏”主要指藥品劑型,文學及曆史語境中的含義現已較少使用。若需查看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4、6的詩詞引證。
乳膏是指一種質地柔軟、質地濃稠的藥物或化妝品,通常呈乳白色。它是由油脂和水分散在一起,形成一種乳狀的半固态物質。
乳膏的拆分部首是丿(丶)和月,筆畫數為9。
乳膏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爾雅》中,用來指代由動物乳汁制成的膏狀物質。
繁體字“乳膏”是「乳膏」,字形保持了簡體字的特征,隻是筆劃稍微有些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乳膏字形為「乳膏」,與現在的寫法相近,但有時會有些字體的差異。
1. 她每天晚上睡前都會使用乳膏,保持肌膚的柔軟和滋潤。
2. 醫生給我開了一種乳膏,幫助消除皮膚上的瘙癢感。
乳膏相關的組詞有:乳霜、乳液、乳花、膏藥、膏方、膏狀、藥膏等。
乳膏的近義詞有:霜、液體膏、露、軟膏。
乳膏的反義詞是:水、固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