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鐘乳石上流出的很稠的水溶液。 唐 李勃 《南溪詩》:“仙戶掩復開,乳膏凝更滴。”
(2).指烹茶所泛起的乳白色泡沫。 宋 範成大 《賞雪騎鲸軒子文夜歸酒渴侍兒薦若飲蜜漿》詩:“蜜融花氣動,茶泛乳膏發。”
乳膏是指由油相、水相及乳化劑經均質乳化制成的半固體外用制劑,在《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被定義為"乳狀型膏狀制劑",具有潤滑皮膚、隔離防護或局部治療作用。其特性為質地細膩、易于塗抹,可依據藥物性質分為激素類乳膏(如地奈德乳膏)和非激素類乳膏(如尿素乳膏)。
從藥物劑型分類标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來看,乳膏需符合黏度、pH值及微生物限度等質量要求,適用于濕疹、皮炎等皮膚病的局部給藥。根據《臨床皮膚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記載,乳膏基質中油脂成分約占20%-35%,能有效促進脂溶性藥物透皮吸收,例如複方酮康唑乳膏的抗真菌成分即依賴此特性發揮作用。
目前乳膏産品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制劑通則0121項下的檢測标準,包含性狀、鑒别、含量測定等13項質量控制指标。國家藥典委員會明确指出,乳膏劑需在30℃條件下保持形态穩定,避免出現油水分離現象。
“乳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指原料藥物分散于乳狀液型基質中形成的半固體制劑,屬于軟膏的一種。其特點是對皮膚透氣性較好,不影響正常分泌功能,需在25℃以下避光密封保存。
鐘乳石溶液
指鐘乳石表面滲出的濃稠液體,常見于古代詩文描寫。如唐代李勃《南溪詩》中“乳膏凝更滴”即描述此現象。
烹茶泡沫
形容煮茶時浮起的乳白色泡沫,宋代範成大詩句“茶泛乳膏發”便以此喻茶湯之美。
網絡釋義中偶見将“乳膏”解釋為含難溶藥物的膏狀制劑(如農藥乳膏),但此用法較為邊緣化。
注:現代日常使用“乳膏”主要指藥品劑型,文學及曆史語境中的含義現已較少使用。若需查看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4、6的詩詞引證。
阿爾泰語系擺落伴等邦土八夤鞭镫才客才望高雅池砌醇薄辍業措辭單師登造洞洞惺惺堕負腓尼基輻條幹濟鈎缗圭頭寒屋昏氛假館尖毫見喜較捷交訟極大桀橫桀奴基祚遽色科須苦瓠魁梧聯誼隸楷賣儥面譽背非癖性錢紙棄甲倒戈清風使青鴨啓彊漆文軟柔上渾儀室舍手電首相疏絕四書院胎具同房頑抗蔿敖五山小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