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相傳為 夏 代的大學。也是國老養老之所。《禮記·王制》:“ 夏 後氏 養國老於東序。” 鄭玄 注:“東序、東膠亦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 孔穎達 疏:“《文王世子》雲:學幹戈羽籥於東序。以此約之,故知皆學名也。養老必在學者,以學教孝悌之處,故於中養老。”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千叟宴》:“百餘年間,聖祖神孫三舉盛典,使黃髮鮐背者歡飲殿庭,視古虞庠東序養老之典,有過之無不及者。”後亦為國學的通稱。《三國志·魏志·管甯傳》:“誠宜束帛加璧,備禮徵聘,仍授幾杖,延登東序,敷陳墳素,坐而論道。” 南朝 梁 沉約 《俊雅》詩之二:“義兼東序,事美西雍。”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中》:“七十一聖之官命,祿盡於今,陳諸東序,不為下國綴遊。”
(2).古代宮室的東廂房,為藏圖書、秘籍之所。 漢 班固 《典引》:“啟恭館之金縢,禦東序之秘寶,以流其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昔 康王 河圖,陳於東序。” 唐 杜甫 《寄裴施州》詩:“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3).泛指東廂房。《書·顧命》:“西序,東嚮……東序,西嚮。” 孔 傳:“東西廂謂之序。”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溫房承其東序,涼室處其西偏。”
“東序”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教育機構與養老功能
東序最早見于《禮記·王制》,被記載為夏代(夏後氏)的官方大學,兼具教育國子和贍養“國老”(退休官員)的雙重功能。鄭玄注《禮記》時指出,東序位于王宮東側,與東膠同為大學名稱,其選址與“孝悌”教化密切相關。
曆史沿革與文化象征
清代文獻《嘯亭續錄》提到,東序作為國學(國家級教育機構)的代稱,其養老傳統被後世帝王效仿,如清代“千叟宴”即受此影響。
藏書與典籍保存
東序在漢代被用作宮室東側廂房,專門收藏重要文獻和秘籍。班固《典引》提到“禦東序之秘寶”,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也記載周康王曾将“河圖”陳列于東序。
建築布局與功能
據《尚書·顧命》記載,東序與西序對稱分布于主殿兩側,分别面向西、東方向,構成古代宮室的标準格局。三國時期何晏的《景福殿賦》進一步描述了東序作為廂房的建築特征。
在廣義語境中,東序可代指東廂房(如唐代杜甫詩句“金鐘大镛在東序”),或比喻事物發展的初始階段(如“東序之始”的引申義)。
以上解釋綜合了《禮記》《尚書》等古籍記載及曆代注釋,如需查看完整文獻來源,可參考、2、4、5中的原始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