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饋獻的意思、饋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饋獻的解釋

(1).獻熟食。古祭祀之禮。《周禮·春官·司尊彜》:“其饋獻用兩壺尊,皆有罍。” 鄭玄 注:“饋獻,謂薦孰時,後於是薦饋食之豆籩。”

(2).奉送禮物。《禮記·坊記》:“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 明 瞿佑 《歸田詩話·周公禮樂》:“其(指 蔡京 )生日,天下郡國,皆有饋獻,號‘太師生辰綱’,富侈可知也。” 清 蔣士铨 《桂林霜·幕議》:“他若絶饋獻,葺學宮……都是 孫先生 文筆敷宣,便覺詞嚴義正。”

餽獻:贈送奉獻。餽,通“ 饋 ”。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薛嗣昌 善交中貴人,每有餽獻,常備四副,如錦椅背坐子之類,必以四十副為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饋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祭祀禮儀中的獻食
    指古代祭祀時進獻熟食的儀式,屬于禮制的重要環節。如《周禮·春官·司尊彜》記載“其饋獻用兩壺尊”,鄭玄注解釋為“薦孰(熟)時”的禮儀流程。

  2. 贈送禮物的行為
    泛指奉送物品,尤其強調禮節性饋贈。如《禮記·坊記》提到“饋獻不及車馬”,明代瞿佑《歸田詩話》記載蔡京生日時“天下郡國皆有饋獻”。

二、詞義延伸

三、現代適用性

該詞現代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語境中。需注意與“饋贈”的區别:“饋獻”更側重禮儀規範,而“饋贈”適用範圍更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饋獻

饋獻是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用來描述給予、奉獻、貢獻的意思。它包含了對他人或社會的付出和支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饋字由「饣」和「帚」兩個部首組成。

「饣」部表示與食物或飲食相關的意思,這顯示了饋獻的初衷是供養飲食,向對方提供生活所需。

「帚」部是表達清掃、整理的意思,這表示饋獻的行為是以整理整齊有序的方式贈予他人。

饋字共有13畫。

來源

饋獻作為一個兩千多年的詞彙,具有古老的源頭。它的出處可以追溯到《爾雅·釋食》一書中,其中詳細解釋了不同人群之間互相贈送禮物和動物的行為。

繁體

在繁體字中,饋獻被寫作「饋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饋獻的漢字寫法是「餽」,古文中的字形更加草書化,顯示出了當時的書法風格。

例句

1. 他經常以饋獻物品的方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2. 那位企業家以饋獻巨額捐款的方式支持了許多慈善項目。

3. 技巧和知識的饋獻是我們能夠不斷進步的關鍵。

組詞

有關饋獻的相關詞彙包括:

- 饋贈

- 獻身

- 禮物

- 奉獻

近義詞

饋獻的近義詞包括:

- 回饋

- 獻出

- 供養

反義詞

饋獻的反義詞是:

- 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