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微司 ”。暗中伺察。《史記·呂太後本紀》:“太後以 呂産 女為 趙王 後。王後從官皆諸呂,擅權,微伺 趙王 , 趙王 不得自恣。”《漢書·京房傳》:“ 石顯 微司具知之,以 房 親近,未敢言。”《三國志·魏志·常林傳》:“太守 王匡 起兵讨 董卓 ,遣諸生於屬縣微伺吏民罪負,便收之。” 唐 柳宗元 《童區寄傳》:“童微伺其睡,以縛背刃,力下上,得絶,因取刃殺之。”
“微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與用法
文獻例證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權力鬥争、政治監控或個體在危機中的隱秘行為,強調行動的隱蔽性和目的性。
發音與注音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可參考《史記》《漢書》等古籍或相關解析資料。
微伺是一個漢字詞,由“微”和“伺”兩個字組成。
“微”字的部首是“彳”,總筆畫數為13;“伺”字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為7。
微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宣公十三年》:“微伺禦喪。”意思是微服私行以觀察喪禮的情況。後來逐漸演變為指暗中觀察、監視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微伺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微伺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結構稍有差别。
1. 他雇了一個************去微伺對方的一舉一動。
2. 我曾被派去微伺一家公司的競争對手。
微信、微笑、微薄、伺機、伺候。
監視、觀察、窺探、監聽。
正視、信任、放任、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