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hipelago] 海洋中相互距離較近的一組島嶼,如西沙群島、不列巅群島等
亦作“群島”。海洋中簇聚成群的島嶼。如我國的 東沙群島 、 西沙群島 、 中沙群島 、 南沙群島 等。
群島是海洋中彼此距離較近、呈聚集分布的島嶼群體統稱,其定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群島由多個島嶼構成,通常分布在大陸邊緣的淺海區域或獨立海域。島嶼間成因關聯密切,例如構造運動、火山活動或生物礁堆積等()。例如中國的舟山群島、西沙群島,以及全球最大的馬來群島均屬于典型代表。
2. 成因類型 根據形成原因可分為四類:
3. 排列與命名 若島嶼呈線形或弧形排列,常稱為“列島”,如中國的澎湖列島、長山列島()。大型群島可能包含次級群島,例如馬來群島涵蓋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等。
4. 分布與規模 全球有50多個主要群島,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如馬來群島沿赤道延伸約4500公裡,總面積超240萬平方公裡()。部分群島含人工島嶼,如迪拜棕榈島()。
5. 生态與經濟意義 群島通常具有海洋性氣候,漁業資源豐富,且因地理隔離形成獨特的生态系統,成為人類居住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區域()。
更多詳細案例可通過權威地理資料或百科詞條進一步查閱。
《群島》一詞是指由多個島嶼組成的一片陸地,通常位于海洋或湖泊中。這些島嶼可以相互連通或獨立存在。
《群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和“山”,其中“⺡”表示水,而“山”表示山嶺。根據漢字拆字法,人們可以把“群島”分解成3個部首,總計13個筆畫。
《群島》一詞源自于漢語,是一個形象而又貼切的詞語,用來描述島嶼或群島的自然景觀。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羣島」。
在古代漢字中,「島」的字形采用的是三個小山相連的形狀(山在中間,兩邊各一個),象征着島嶼的形态。而在「群」的字形中,中間是一個表示人的形旁,兩邊是表示羊的旁,原意是指一群川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亦即「群島」即是多個島嶼的總和。
1. 那個國家由一系列小島組成,形成了一個美麗的群島。
2. 我們計劃在假期去一個群島旅遊。
一些與群島相關的組詞有:海島、半島、列島、密島、無人島等。
與群島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群嶼、綴島、雜島。
與群島相反的詞語是:孤島,指獨立的、孤立的一座島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