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紅葠 ”。人參的一種。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論朝鮮商約界務禀》:“ 忠 查 朝鮮 土産極少,惟紅參為大宗,民間不得私售,每年開採,由公家收齊,交貢使攜至 北京 出售。”《清史稿·德宗紀一》:“庚子,免 朝鮮 紅葠釐稅。”
紅參是一種中藥材,由五加科植物人參(栽培品稱“園參”)經蒸制、幹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屬于人參的熟制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紅參是人參經浸潤、清洗、蒸制、晾曬等工藝制成,表面呈紅棕色或暗紅色,半透明狀,質地堅硬且脆,帶有縱皺紋和枝根痕,頂端有蘆碗(俗稱“油盞頭”)。其加工過程中,部分普通人參皂苷轉化為稀有人參皂苷,并産生麥芽酚等新成分,增強了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可煎湯、泡茶、煮粥,或制成丸劑、膠囊。需注意避免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紅參别名“别直參”“土高麗參”,主産于中國東北三省,河北、雲南等地有引種。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或配伍禁忌,可參考來源網頁。
《紅參》這個詞是指一種珍貴的草藥,主要生長在山區。它被廣泛用于中藥制劑中,被認為具有滋補身體,增強免疫力*********。
紅參的拆分部首是纟(糾)和參(曾),它總共由11個筆畫組成。
紅參主要産自于我國山西、陝西、甘肅等地區,這些地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適合紅參的生長。
紅參的繁體字為紅參。
在古代,紅參的寫法稍有不同,古時氣質以及部分殘次的紙上寫着的當時人們對其解讀還沒有今天科技發展蓬勃的概念,所以我們隻能憑空湊字。而且漢字的演變非常複雜,寫法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1. 我老爺爺每天早上起床都會煮一碗紅參湯來調養身體。
2. 這家中藥店的紅參質量非常好,很受消費者的信賴。
紅參的組詞有:紅參糕、紅參炖雞、紅參鴿蛋等。
紅參的近義詞有:人參、東參、西洋參等。
紅參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漢字對應,但可以用“野生參”或“非紅參”來表示與紅參相對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