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上的銅制機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扳番龍筋弩,安上一點油,搖番銅牙利。”
“銅牙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銅牙利指古代弓弩上的銅制機栝(即發射機關),是控制弓弦的重要部件。其名稱由材質(銅)、形狀或功能(牙,指機械部件)及特性(利,可能指鋒利或高效)組合而成。
該詞最早見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扳番龍筋弩,安上一點油,搖番銅牙利。”,描述了操作弩時調整銅制機栝的動作。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兵器構造,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多見于文獻或曆史類文本。
《銅牙利》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不仁不義、兇惡殘忍的人。
《銅牙利》這個詞的部首是金,筆畫數為10。
《銅牙利》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名》中,意為具有銅牙的兇惡動物。
《銅牙利》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銅牙利」。
在古代漢字中,《銅牙利》一詞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基本意義保持一緻。
他兇惡殘忍的行為讓人感到他是一個《銅牙利》。
銅牙利人、銅牙利行為、銅牙利之徒。
兇暴、殘忍、惡毒。
仁義、慈善、溫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