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遏密的意思、遏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遏密的解釋

(1).指帝王等死後停止舉樂。《書·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遏,絶;密,靜也。” 孔穎達 疏:“四海之人, 蠻 、 夷 、 戎 、 狄 ,皆絶靜八音而不復作樂。” 宋 王安石 《知人》:“ 晉王 廣 求為冢嗣,管弦遏密,塵埃被之,陪扆未幾,而聲色喪邦,以潔濟淫者也。” 明 張煌言 《祭監國魯王表文》:“方期再迴 靈武 之鑾,誰意遽掩 蒼梧 之駕。八音遏密,千裡震驚。” 清 毛奇齡 《<長生殿院本>序》:“會國恤止樂……言官謂遏密讀曲大不敬,賴聖明寬之,第褫其四門之員,而不予以罪。”

(2).為皇帝居喪期間。《北史·魏京兆王子推傳》:“今朝廷猶在遏密之中,便議此事,實用未安。” 唐 元稹 《順宗挽歌詞》之一:“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讓朝。謳歌同戴 啟 ,遏密共思 堯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蹇氏父子》:“其子 序辰 ……居 元符 遏密中,肆音樂自娛。”

(3).指皇帝之死。 清 趙翼 《瓯北詩話·蘇東坡詩》:“後 黃州 赦回,值 神宗 升遐之後,途次 揚州 ,作詩題壁,又有‘山寺歸來聞好語,野花啼鳥亦欣然’之句,……當遏密之後而有‘花鳥欣然’之語,亦太不檢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遏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帝王去世後,舉國上下停止娛樂活動以示哀悼的禁令。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指帝王駕崩後的舉國哀悼禁令

“遏”意為停止、禁止,“密”通“谧”,指靜默、安甯。合指因帝王之喪,天下停止一切歌舞宴樂,進入靜默哀悼期。

典源:

《尚書·舜典》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描述舜帝逝世後,百姓哀痛如喪父母,三年間全國禁止奏樂(八音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

二、引申義:泛指莊嚴靜默的哀悼氛圍

後世延伸用于形容因重大喪事而肅穆沉寂的場景。

文獻例證:

三、現代漢語中的使用

現代漢語中,“遏密”屬書面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莊重語境,強調因重大喪事形成的肅穆氛圍。例如:“國喪期間,四海遏密,萬民同悲。”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遏密”詞條引《尚書》及曆代注疏。
  2. 《辭源》(商務印書館):詳釋“遏密八音”典故及語義演變。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分析“遏”與“密”的語源關系。
  4. 《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經典文獻原始出處。
  5. 《清史稿·禮十二》(中華書局點校本):清代喪儀制度實錄。

網絡擴展解釋

“遏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帝王等死後停止舉樂
    源自《尚書·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其中“遏”意為“停止”,“密”指“寂靜”,合指舉國停止音樂活動以示哀悼。

  2. 為皇帝居喪期間
    如《北史·魏京兆王子推傳》記載:“今朝廷猶在遏密之中”,指皇帝去世後的守喪期。

  3. 代指皇帝之死
    清代趙翼在《瓯北詩話》中曾用“遏密”暗指神宗駕崩。


二、成語擴展:遏密八音


三、例句與用法


“遏密”多用于古代文獻,與帝王喪儀密切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惱歌阿譽暴節竹抱氣不効創作大概其大事年表大雁塔動辄得咎都竈短韻惡谑飯會凡驽風鈴俸米富才趕腳的咕哝海陉汗禢兒橫金滑亂豁口觳悉艱辛腳碼子嚼吞截撥就句對卡剌特括耳鱗藏梅花帳蔑須有南陔排戛毗離憑空揑造缾罍貧蹇虔切清佳瓊林玉質起繇犬吠之盜賞世豕訛石蛇仕途手牌書函蜀土外間旺茂瓦上霜下軍喜抃隙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