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耳的意思、括耳的詳細解釋
括耳的解釋
聒耳。謂聲音刺耳。括,通“ 聒 ”。《韓非子·顯學》:“千歲萬歲聲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四遊記·戲放青牛亂宮》:“忽聞鼓樂喧天,笙歌括耳,回頭一看,乃 大秦國 之處。”
詞語分解
- 括的解釋 括 ò 紮,束:括發(束起頭發)。括約肌。 包容:包括。概括。總括。囊括。 括 ā ㄍㄨㄚˉ 榨取,搜求:搜括(亦作“搜刮”)。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耳的解釋 耳 ě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聰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耳房。鼎耳。 聽說:耳聞。耳軟。耳順
網絡擴展解釋
“括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聲音刺耳、喧鬧擾人,與“聒耳”同義。這裡的“括”是通假字,通“聒”,意為嘈雜、喧嘩。
- 讀音:kuò ěr(注音:ㄎㄨㄛˋ ㄦˇ)。
2.通假字說明
- 古漢語中“括”與“聒”因音近或形近可互相替代。例如《韓非子·顯學》中“聲括耳”即用“括”代替“聒”,表達聲音刺耳。
3.文獻用例
- 《韓非子·顯學》:“千歲萬歲聲括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此句描述虛假的長生之說如同刺耳噪音,缺乏實際驗證。
- 《四遊記·戲放青牛亂宮》:“忽聞鼓樂喧天,笙歌括耳。”
形容音樂聲過于喧鬧,達到擾人的程度。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仿古語境中,現代漢語中更常用“聒耳”或“刺耳”表達相同含義。
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括”的其他含義(如“包括”“紮束”),可參考權威字典或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括耳的意思
括耳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用手輕輕地捏住耳朵。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括耳的部首是手,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括耳這個詞來源于古代行軍中的一個動作。士兵在長途行軍過程中,如果遭受到敵人的襲擊或者突發情況,需要迅速停下來,集結起來等待進一步指示。在集結的時候,士兵們會把手放在耳朵兩側,括住耳朵,以便聽清指揮的命令。後來,這個動作被引申為括耳這個詞。
繁體字為括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括耳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别。在《康熙字典》中,括耳的寫法為「括䌕」。
例句
媽媽用手括耳示意我安靜下來。
組詞
- 括號:用于括起來解釋、說明的文字或符號。
- 括眉:用手捏住眉毛,表示困擾、疑惑。
- 括走:強迫帶走,帶走。
近義詞
- 捏耳:也是用手輕輕地捏住耳朵。
- 擰耳朵:用力地扭動、拉伸耳朵。
反義詞
- 放開耳朵:松開手,讓耳朵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