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劄的意思、惡劄的詳細解釋
惡劄的解釋
亦作“ 惡劄 ”。拙劣的書法或文筆。亦用為謙詞。 宋 米芾 《海嶽名言》:“ 柳公權 師 歐 ( 歐陽詢 ),不及遠甚,而為丑怪惡劄之祖。”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惡劄固無所恡,若以潤筆先賜,即不敢聞命。”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 退之 諸文,序為至劣,本供酬酢,情文無自……偶著新奇,旋成惡劄。”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 金聖嘆 ﹞指招安以下為 羅貫中 續成,斥曰‘惡劄’。”
詞語分解
- 惡的解釋 惡 è 不好:惡感。惡果。惡劣。惡名。丑惡。 兇狠:惡霸。惡棍。險惡。兇惡。 犯罪的事,極壞的行為:惡貫滿盈。 好美愛善 惡 ù 讨厭,憎恨,與“好(刼 )”相對:可惡。厭惡。好(刼 )惡。 好美愛
- 劄的解釋 劄 á 古時寫字的小木筒:劄記。 信件:手劄。信劄。 舊時的一種公文:劄子。 夭死。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惡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è zhá”,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惡劣的文書或惡意文字
指帶有诽謗、中傷性質的文字。例如惡意攻擊他人的書信或文章。
使用場景:常見于形容故意貶低他人或傳播負面信息的書面内容。
-
拙劣的書法或文筆
形容書法、文章質量低劣,缺乏美感或邏輯性。例如宋代米芾曾批評柳公權的書法為“丑怪惡劄之祖”。
謙辭用法:古代文人也會用“惡劄”自謙,表示自己的作品不夠精妙。
二、延伸解析
- 詞源與演變:
由“惡”(惡劣、不好)和“劄”(文書、書信)組成,原指惡意文書,後擴展至評價書法、文筆的優劣。
- 文學引用:
清代包世臣曾用此詞批評韓愈文章“偶著新奇,旋成惡劄”,魯迅作品中也出現過該詞。
三、使用建議
- 現代語境下多用于評價文字或書法的質量,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含義。
- 作為謙辭時,需注意場合,避免誤解為貶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惡劄(è zhá)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亾”和“木”兩個部首,共有6個筆畫。該詞來源于漢字演變過程中的變體字,古代常用于形容兇險、惡毒的文字或記錄。在繁體字中,惡劄的寫法為“惡劄”。
在古代,惡劄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據研究,早期的漢字寫法中,惡劄的“劄”字有時會用“柞”(zhá)來代替。這種寫法在篆書和隸書中較為常見。
以下是一些關于惡劄的例句:
1. 他用惡劄記錄了所有的黑暗秘密。
2. 這幅畫上的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惡劄的力量。
惡劄的近義詞可以是“惡言”、“惡語”等,都可以用來形容惡毒的言辭或文字。而惡劄的反義詞則可以是“善言”、“善語”等,用來形容良善的言辭或文字。
希望這些簡要的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