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偏師的意思、偏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偏師的解釋

[auxiliary force] 舊時指在主力軍翼側協助作戰的部隊

詳細解釋

(1).指主力軍以外的部分軍隊。《左傳·宣公十二年》:“ 韓獻子 謂 桓子 曰:‘ 彘子 以偏師陷,子罪大矣。’” 宋 陸遊 《代乞分兵取山東劄子》:“吊伐之兵,本不在衆,偏師出境,百城自下。”《明史·太祖紀》:“彼以偏師綴我,而全軍趨 金陵 ,順流半日可達。” 毛6*6*《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詞:“ 贛水 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 ********* 。”

(2).低級軍官名。 清 末 濮振聲 在 浙江 建德 一帶組織反 清 獨立軍,其基層編制以五人為伍,有伍長,五伍為偏,有偏師。參閱 陶成章 《浙案紀略·濮振聲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偏師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偏師指主力軍隊之外,為配合主力作戰而單獨行動的側翼部隊或非主力軍隊。其核心含義強調非主力性與輔助性,在軍事部署中承擔策應、牽制或奇襲等任務,區别于正面作戰的主力部隊(“正師”)。

一、詞典釋義與軍事屬性

  1. 非主力部隊

    《漢語大詞典》定義:“主力軍以外的别動部隊。” 強調其作為主力補充的從屬地位,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中“彘子以偏師陷”,即指非主力部隊的單獨行動。

    《辭海》釋為:“全軍的一部分,别于主力而言。” 突出其與主力的協同關系,如分兵迂回、掩護側翼等戰術作用。

  2. 輔助性與戰術功能

    在軍事術語中,偏師常執行側翼包抄、後方襲擾等任務(《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其規模可大可小,但核心特征是以靈活機動支援主力決戰,如唐代李靖分兵襲突厥牙帳即屬典型偏師作戰。

二、詞源與引申用法

  1. 構詞解析

    “偏”取“側面、非正中”義(《說文解字注》,“師”為軍隊統稱,二字組合凸顯“非主力”屬性。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該詞先秦已用于軍事語境。

  2. 文學與曆史引申

    蘇轼《赤壁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曹操主力被稱“正師”,孫劉聯軍可視為偏師制勝的案例。現代漢語亦引申指非主流力量,如“文化傳播中的偏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3. 軍事科學院.《中國古代軍事大辭典》. 解放軍出版社, 2014.
  4.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2013.
  5.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6. 李行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22.

網絡擴展解釋

“偏師”是一個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為主力部隊之外的輔助軍隊,主要用于側翼作戰或配合主力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出處與曆史用例

3.擴展說明

4.例句參考

“偏師”強調軍事部署中的輔助性與協同性,其作用貫穿古代至近現代戰争史,既體現戰術靈活性,也反映軍隊組織結構的特點。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戰例分析,可參考《左傳》《明史》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怗棒棒雞漕國操執持異沖粹辭人村場大觀黛怨導迎等邊三角形等因彫梁返魂草諷席浮名虛譽趕山鞭感印拱棚庪縣黑糁糁诃谯皇姑環境幻緣花生化外賄貨胡虜昏髦火線戶席簡選見遺嘉馔精進勇猛絕密秬黍可又來揆端綿延起伏鳴镳偏拗破家敗産欺變傻呵呵沙角失喪熟知松網滔風桃李騰馳統銷僮指頑狹短局威行問長問短襲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