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騁的意思、靡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騁的解釋

語出《詩·小雅·節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本謂不能縱馬奔馳。後以喻不能施展抱負。 清 侯方域 《送何子歸金陵序》:“賦詩言志,往往各有期許,壯以遠,從容以愉。未嘗有促促靡騁之思,悵悵可憐之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騁(mǐ chěng)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由否定副詞“靡”與動詞“騁”組合而成,本義指“不能馳騁”,後引申為“無法施展抱負”或“理想難以實現”。以下是詳細釋義及典籍例證:


一、字義解析

    • 表否定,意為“不”“無法”。《說文解字》釋為“披靡也”,引申為“無”“不”㊟¹。
    • 例:《詩經·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鄭玄箋:“靡,無也。”)
    • 本義為“縱馬奔馳”,《說文解字》:“騁,直馳也。”㊟²
    • 引申為“施展才能”,如《莊子·天地》:“時騁而要其宿。”(成玄英疏:“騁,用也。”)

合成詞“靡騁”即“無法馳騁”,喻指才能或抱負受困。


二、典籍用例

  1. 《詩經·小雅·節南山》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

    • 釋義:環顧四方,局促無處施展抱負。
    • 注疏:鄭玄箋:“蹙蹙,縮小之貌。靡騁,不得馳也。”㊟³
    • 此句反映詩人對時局困頓、壯志難伸的憤懑。
  2. 王粲《登樓賦》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 化用延伸:以“懼匏瓜徒懸”暗喻“靡騁”之憂,表達懷才不遇之痛㊟⁴。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靡騁:謂不能馳騁。比喻無法施展才能。”㊟⁵

  2.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騁:①縱馬奔馳;②施展,發揮。‘靡騁’即‘不能施展抱負’。”㊟⁶


四、學術引用建議


注:因古籍文獻的原始出處無網絡鍊接,引用時請标注紙質文獻信息(如出版社、頁碼)。示例來源:

㊟¹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² 《說文解字》,許慎,中華書局,1963.

㊟³ 《毛詩正義》,孔穎達,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⁴ 《王粲集校注》,俞紹初校注,中華書局,2013.

㊟⁵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⁶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編,商務印書館,2005.

㊟⁷ 《經義述聞》,王引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靡騁"(拼音:mǐ chěng)是漢語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分層解釋如下:

一、出處溯源
源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中的"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原句描繪了詩人環顧四方、天地狹窄而無處馳騁的場景,字面指空間局促導緻無法縱馬疾馳。

二、本義與引申義

三、曆史用例
清代侯方域在《送何子歸金陵序》中曾用"促促靡騁之思"表達受束縛的苦悶,延續了《詩經》中受限于現實、難以舒展心志的意象()。

四、語義結構
"靡"為否定詞(無、不能),"騁"指縱馬疾馳,二字組合強化了"徹底無法行動/發展"的被動狀态。該詞多用于文學創作,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肮髒暗示扮會卑之無甚高論别宮赤道洋流籌劃愁凄傳踏初官大底雕翎箭獨茅剟拾風磴負浪扶木附屬鲠辭故園诃诮合心黃榆彙納渾濁交擱膠泥疾雷将經濟基礎晶熒酒窩柯笛懇愊塊體寬適酷害連旌列墉零藉龍象會綠營兵曼陀眉宇媒援梅菹牧正偏蝕疲役摤老慶吊不行慶功會阙員砂磴語深文設衣淑行談瀛拖鬥邪說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