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蹑手蹑腳貌。 明 湯顯祖 《紫箫記·捧盒》:“有 青哥 時,免得半夜鸕鶿踮步摸魚兒。”
(2).舞蹈動作之一。用腳尖走碎步。 淩力 《星星草》第七章:“她擡着雙臂,扯開花肩,隨着小鑼和铙钹的節奏走着踮步,腰肢肩膀、扇面都在左右顫動。”
“踮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動作描述:蹑手蹑腳貌
指輕手輕腳、小心翼翼行走的姿态,常用于形容避免發出聲響的動作。例如,明代湯顯祖在《紫箫記·捧盒》中寫道:“有青哥時,免得半夜鸕鶿踮步摸魚兒”,此處通過“踮步”生動刻畫了人物悄聲行動的狀态。
舞蹈術語:腳尖碎步
特指舞蹈中的一種步法,表演者用腳尖快速交替行走,形成輕盈、連貫的視覺效果。淩力在小說《星星草》中描述:“她擡着雙臂……隨着小鑼和铙钹的節奏走着踮步”,展現了這一動作在舞台上的韻律感。
該詞兼具日常行為與藝術表達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權威詞典(如、4)均收錄此解釋,文學作品的引用進一步豐富了其用法場景。
《踮步》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指用腳尖站立或行走。
《踮步》的部首是「足」,它由11個筆畫組成。
《踮步》這個詞的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繁體字中,「踮步」這個詞的寫法保持不變。
關于《踮步》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目前我無法提供确切的信息。
1. 小朋友們一邊踮步,一邊歡快地唱着歌。
2. 女孩子們都學會了如何踮步在高跟鞋上行走。
補充:根據部首「足」,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足迹」、「足球」。
補充:目前我無法提供《踮步》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