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s meagre strength;one's humble (pygmy) effort] 謙稱微力、微勞
必欲仆效綿薄,非青鳳來不可!——《聊齋志異·青鳳》
見“ 綿力薄材 ”。
“綿薄”是一個謙辭,通常用于自謙地表示自己微薄的力量或貢獻。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聊齋志異》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查字典)。
《綿薄》是一個成語,意為微薄、不多、不豐富。形容數量少而貧弱,指人們的財富或力量不足。
《綿薄》由兩個部首組成,部首分别是“纟”和“艹”。
“纟”是從左向右的三橫線,有三個筆畫。
“艹”是從上向下先撇再丨,有三個筆畫。
《綿薄》的來源較為晚近,最早見于明代楊慎的《居易梧桐雨春劄記》:“感天動地者,具委澤者,皆由綿薄之助”。此後,這個成語逐漸被流傳并廣泛應用在各類文章中。
繁體字“綿薄”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在古時候的字典中,可以找到一些使用了古體字形的版本,如“綿薄”。
1. 他雖然收入綿薄,卻樂于幫助有需要的人。
2. 這個慈善機構一直緻力于幫助那些收入綿薄的家庭。
1. 綿密:形容事物非常細小、密集。
2. 細薄:形容極為微薄。
3. 細針密脈:形容詳細周密,非常精準。
1. 不豐盈:形容財富或物品的數量不多。
2. 貧乏:形容物質或其他方面的匮乏。
1. 富裕:形容財富或物品的數量豐富。
2. 充足:形容物質或其他方面的充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