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est and straightforward] 樸實直率
語言樸直
樸實率直。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四十韻》:“廷争酬造化,樸直乞江湖。”《朱子語類》卷一三五:“ 嘉 乃 高祖 時踏弩之卒,想亦一樸直人。”《明史·西域傳四·沙哈魯》:“﹝ 沙哈魯 ﹞山川環抱,饒畜産,人性樸直,恥鬭好佛。” 楊朔 《赤道雪》:“當地人之間自然也有糾紛,裁判糾紛的方法也樸直有趣。”
樸實率直。 漢 陸賈 《新語·輔政》:“樸直質者近忠,便巧者近亡。” 唐 姚合 《寄舊山隱者》詩:“我性本樸直,詞理安得文。” 宋 蘇洵 《上韓樞密書》:“謹撰其説,言語樸直,非有驚世絶俗之談。”《金史·完顔賽不傳》:“平章政事 侯摯 樸直無藴藉,朝廷鄙之。” 明 方孝孺 《送解元振先生還廬陵序》:“ 元振 坦夷願諒……及其告歸,特賜以詩,而以樸直稱之。”
“樸直”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形容人性格或言行樸實率直、不矯飾,具有耿直憨厚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樸直”指為人或語言風格樸實直率,強調真誠而不圓滑的特點。例如:
“樸直”的“樸”需注意發音為pǔ(非piáo或pò)。該詞適用于書面和口語,但更常見于對傳統美德的描述。
樸直是一個漢語詞語,是形容一個人性格純樸、真誠直接的品質。它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坦誠、不做作,毫無虛僞。樸直是一種受人喜愛的品質,它表達了一個人真誠、純真的内心。
樸直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目,其中木是樸的部首,而目是直的部首。
樸的筆畫數為8畫,直的筆畫數為8畫。
樸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意指本真而直接。在現代漢語中,樸直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真實本性。
繁體字中,樸直分别寫作「樸直」。
在古代,樸直的寫法有所不同。樸在古漢字中表示樹木,因此它的寫法是一個具有樹葉的木字旁旁加上八畫。直在古代寫法中,下半部分是豕(豬的意思)加上自字旁,上半部分是一橫且條畫數與豕同形的字。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樸直無華,毫不做作。
她從小就是一個樸直的女孩,很受大家喜愛。
1. 樸實:指一個人性格樸素、真實,不虛僞。
2. 樸素: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簡單、樸實,沒有炫耀或華麗的外表。
3. 真誠:表示一個人态度真實、坦率,沒有虛僞或僞裝。
純真、質樸、赤誠
做作、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