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瓢勺的意思、瓢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瓢勺的解釋

亦作“ 瓢杓 ”。把老熟的葫蘆剖為兩半所做成的勺子。《南齊書·卞彬傳》:“ 彬 性﹝好﹞飲酒,以瓠壺瓢勺杬皮為肴……以大瓠為火籠,什物多諸詭異。”《南史·陳暄傳》:“ 何水曹 眼不識盃鐺,吾口不離瓢杓。” 元 王祯 《農書》卷八:“夫瓠之為物也……大之為甕盎,小之為瓢杓。” 清 杜岕 《雪水茶》詩:“瓢勺生幽興,簷楹恍瀑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瓢勺是漢語中一個傳統器具名稱,指代由葫蘆或木料制成的舀取液體或顆粒狀物質的工具。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其核心特征為“中空、有柄,可盛物”。具體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形制與材質

    瓢勺通常由自然幹燥的葫蘆剖半制成,保留天然弧度,柄部連接容器主體。亦有木制、金屬制變體,但傳統定義仍以葫蘆材質為主流。

  2. 功能分類

    按用途可分為兩類:

    • 飲食器具:用于舀水、盛湯,常見于古代炊具組合,如《齊民要術》記載“以瓢勺取酒”的用法。
    • 量器單位:古代民間将一瓢容量作為計量标準,如“一勺飲,一瓢食”(《論語·雍也》)。
  3. 文化象征

    在漢語語境中,瓢勺衍生出“質樸”“簡樸生活”的意象,如成語“箪食瓢飲”直接關聯其物質形态與精神寓意。道教文化中則将其視為法器,象征“容納天地”之道。

  4. 方言差異

    部分地區(如山西、河北方言)将“瓢”與“勺”作細分:瓢指大型舀水器,勺為小型進食工具,但在普通話體系中二者常合并統稱。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器具類名詞源流考釋》,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瓢勺”是一個漢語詞語,其解釋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說明:

1.基本定義

“瓢勺”指将老熟的葫蘆剖成兩半制成的勺子。古代常利用葫蘆的自然形态制作容器,這種器具輕便且環保。

2.字形與結構

3.古籍記載與用途

在曆史文獻中,“瓢勺”多用于描述日常生活或文人雅士的器物。例如:

4.文化意象

因葫蘆輕便易得,“瓢勺”常被賦予自然、質樸的象征意義,如清代杜岕詩句“瓢勺生幽興”即借其表達閑適意境。

“瓢勺”是傳統工藝與自然材料結合的産物,既具實用功能,又承載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擴展用例,可參考《南史》《農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周星跋焦兵蘭筆體慚悲饬裝出馬蠢笨撮影颠迷頂門骨頂針緒麻二玄鵝掌菜法則風艇腹腔稈子公沙廣夷颔颏和悌畫蛇著足惠鮮煎情羁靽寄母經幢荊冠究明救拯角抵戲絶緒隽器浚澤具區孔群戀軒滿足敏括靡冗模搨女趫陪笑臉器世間棄嫌溶溶澹澹神版聖泉沈冥室女世務四真同品霧集雲合無佗相摎暇佚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