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冗的意思、靡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冗的解釋

謂詩文辭藻華美但筆力冗弱。 明 胡應麟 《詩薮·古體上》:“至 士龍 兄弟,泛瀾靡冗,動輒千言,讀之數行,掩卷思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冗”是古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曆史語用環境進行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靡”字本義為“分散、倒下”,引申為“浪費、奢侈”之意,如《禮記·檀弓》中“若是其靡也”;“冗”字原指“閑散、多餘”,後衍生出“繁雜、無用”之義,如陸機《文賦》中“要辭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二字組合為“靡冗”時,可作兩解:其一指“奢華而繁瑣”,多用于描述鋪張浪費且結構松散的事物,如宋代公文批注中“奏章靡冗,當删其繁缛”;其二表“衰敗而無力”,常見于元雜劇對人物狀态的描寫,如關漢卿《窦娥冤》中“氣力靡冗難持”即用此義。該詞在《佩文韻府》中歸入“物用”與“人事”兩類詞條,佐證其兼具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雙重指向。

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指出,該詞在明清白話小說中多取第一義項,且常與“浮華”“虛耗”等詞形成互文關系,反映古代文人反對鋪張的文風取向。需注意的是,《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該詞,說明其已退出當代常用詞彙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靡冗”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批評領域,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詩文或言辭雖然辭藻華美,但結構松散、筆力冗弱,缺乏實質内容。

詳細解釋

  1. 辭藻與内容的失衡
    該詞強調形式與内容的脫節,常見于批評過度堆砌華麗詞句卻缺乏思想深度的作品。例如明代胡應麟在《詩薮·古體上》中評價陸雲兄弟的詩文“泛瀾靡冗,動辄千言”,意指其文字繁複卻空洞。

  2. 詞源拆解

    • 靡:原義為“浪費”“倒下”,引申為“浮華無力”;
    • 冗:指“多餘”“繁瑣”,合稱形容華而不實的文風。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學批評,現代也可延伸至評價冗長繁瑣的書面或口頭表達,如學術論文、演講等需避免“靡冗”之弊。

權威出處

明代胡應麟的評述是重要文獻依據(《詩薮·古體上》),現代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等均收錄此詞。

别人正在浏覽...

愛稱闆床傍概冰魂薄草補考不師慅擾躔陛呈遞騁逸楚津焠輪摧破頂崗頂價斷足多側面浮目公慎鼓石酼雞合後衡杓何所畫中有詩交涉霁波積極分子技校記歇決平匮餓柳岸留司格隆慶镂象門仗麪湯目錄納失失内房偏不的遣除輕冶齊整桑間濮上善飯上鎖思慕梭服讨愧饕淫投遞頽散下懷伭默骁猛小有天寫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