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tisfy;meet with;answer] 完全滿意于一項欲望、渴念、需要或者要求的實現
滿足好奇心
(1).對某一事物感到已經足夠。《南齊書·張敬兒傳》:“﹝ 敬兒 ﹞自稱三公。然而意知滿足,初得鼓吹,羞便奏之。”《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此去尋的着那 十三妹 ,我才得心願滿足。” 謝覺哉 《團結·謙虛,進步》:“口裡說得好,實際不去做,滿足于談大的,忽視自己所做的具體工作,都是不容許的。” 梁斌 《紅旗譜》四三:“她對于過去的生活,再也不感到滿足。”
(2).使滿足。 宋 曾鞏 《與王介甫第三書》:“而 介父 於此獨能發明其志,讀之滿足人心,可謂能言人之所不能言者矣。”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五章一:“凡是小說戲劇中所應當選擇了描寫的人物的行為,都該是能夠幫助滿足這兩個目的的。”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憑他那一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嘴,和善于觀察對方的意圖滿足對方要求的能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西藥這行業中幾乎大家都知道有個很會鑽營的掮客叫做 朱延年 。”
(3).達到一定期限。 元 鄭光祖 《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着貧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於 義水 有莘 趙家莊 上。十月滿足,其母不肯收留,送於空桑之内。後 伊員外 收留,養大成人,名為 伊尹 。”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為因蟠桃會上,金童玉女一念思凡,罰往下方,投胎託化,配為夫婦。他如今業緣滿足, 鐵拐李 ,你須直到人間,引度他還歸仙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且説 朱源 自娶了 瑞虹 ,彼此相敬相愛,如魚似水。半年之後,即懷六甲。到得十月滿足,生下一個孩子。”
“滿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動詞用法:使需求或願望實現
指通過行動使某種要求、條件或願望達成。例如:
形容詞用法:感到足夠,無需更多
表示心理狀态上的知足或滿意。例如:
數學與邏輯中的條件達成
在科學或數學中,指符合某個方程、定理或規則。例如:
哲學與心理學中的“滿足感”
常被引申為一種心理狀态,與幸福感、自我實現相關。例如:
潛在負面含義
在某些語境中可能隱含“停滞不前”或“安于現狀”的消極色彩。例如:
近義詞:滿意、知足、實現
反義詞:不滿、渴望、缺乏
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其情感色彩和深層含義。
滿足一詞由“皿”和“土”兩個部首組成,皿表示容器、碗,土表示土地、國家。因此,滿足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容器中裝滿土地”,即達到一種充實和滿足的狀态。
拆分部首:皿(127) + 土(32)
總筆畫:159畫
滿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它的本義是指江河水從容器裡溢出。後來引申為達到某種狀态的滿足和充實。
繁體字為「滿足」。
在古代,滿足這個詞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常見的古代寫法是「屯足」、「屯土」和「勻足」,但現代漢字寫法已經統一為「滿足」。
1. 他的成功職業生涯滿足了他的野心和追求。
2. 這個孩子滿足地笑了笑,對着父母說:“你們就在我身邊,我很幸福。”
滿心、滿口、滿堂、滿意、滿負荷、滿天星
知足、滿心願、滿不在乎、滿腔熱情
不滿、不足、不服、失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