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群賢之一。《晉書·郤詵傳》:“﹝ 武帝 ﹞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禦之嶺南二十韻》:“聯遊虧片玉,洞照失明鑒。”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雖登龍羣彥,同戴丘山,而附鳳一心,偏投膠漆。”
“片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分析:
“片玉”字面指破碎的玉片,比喻群體中的傑出者或珍貴事物之一。該詞最早見于《晉書·郤诜傳》,郤诜自謙才華時以“昆山片玉”作比,意為昆侖山衆多美玉中的一小片,後成為謙辭。
當代多用于比喻珍貴稀有之物,如電影《玉戰士》以“片玉”象征文化交融的珍貴性。
“掌心裡玉白的蓮花在月色的光影裡清晰分明栩栩如生”(天下歸元《扶搖皇後》)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典故或文學用例,可查閱《晉書》原文及相關詩詞注釋。
《片玉》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玉石打磨得很薄,形容人的品德純潔深厚。
《片玉》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片(pian)和玉(yu)。其中,片的部首是片,筆畫數為4;玉的部首是玉,筆畫數為5。
《片玉》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世說新語》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晉代文學家陶淵明被征召入朝做官,但他拒絕了這個機會,選擇了隱居田園。有人問他為什麼不要這個官職,他回答說:“我甯願在家與妻子共度美好時光,而不願做一個如同玉石一般被打磨的薄片。”從那之後,人們就用“片玉”來形容品德高尚之人。
《片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片玉」。
古時候,《片玉》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相似。
他的品德高尚如《片玉》般純潔。
1. 片刻(pian ke):短暫的時間。
2. 玉帛(yu bo):古代貴重的禮物,也指絲綢等珍貴物品。
3. 玉瑩(yu ying):形容玉的清亮透明。
4. 玉石(yu shi):泛指玉石制品。
高潔、純良、清白。
污濁、邪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