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群贤之一。《晋书·郤詵传》:“﹝ 武帝 ﹞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 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联游亏片玉,洞照失明鉴。”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片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分析:
“片玉”字面指破碎的玉片,比喻群体中的杰出者或珍贵事物之一。该词最早见于《晋书·郤诜传》,郤诜自谦才华时以“昆山片玉”作比,意为昆仑山众多美玉中的一小片,后成为谦辞。
当代多用于比喻珍贵稀有之物,如电影《玉战士》以“片玉”象征文化交融的珍贵性。
“掌心里玉白的莲花在月色的光影里清晰分明栩栩如生”(天下归元《扶摇皇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典故或文学用例,可查阅《晋书》原文及相关诗词注释。
《片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玉石打磨得很薄,形容人的品德纯洁深厚。
《片玉》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片(pian)和玉(yu)。其中,片的部首是片,笔画数为4;玉的部首是玉,笔画数为5。
《片玉》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晋代文学家陶渊明被征召入朝做官,但他拒绝了这个机会,选择了隐居田园。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要这个官职,他回答说:“我宁愿在家与妻子共度美好时光,而不愿做一个如同玉石一般被打磨的薄片。”从那之后,人们就用“片玉”来形容品德高尚之人。
《片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片玉」。
古时候,《片玉》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和意义相似。
他的品德高尚如《片玉》般纯洁。
1. 片刻(pian ke):短暂的时间。
2. 玉帛(yu bo):古代贵重的礼物,也指丝绸等珍贵物品。
3. 玉莹(yu ying):形容玉的清亮透明。
4. 玉石(yu shi):泛指玉石制品。
高洁、纯良、清白。
污浊、邪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