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流的意思、三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流的解釋

舊律,判處流刑者,流放之地,據罪行經重而分為遠近三等,謂之三流。《唐律·名例》:“流刑三:二千裡,二千五百裡,三千裡。” 長孫無忌 疏議:“《書》雲:‘五流有宅,五宅三居。’大罪投之四裔,或流之於海外,次九州之外,次中國之外,蓋始於 唐 虞 ,今之三流,即其義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流"是現代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歸納為三個維度:

一級定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指事物或人物在評價體系中的次級位置,常見于"三流院校""三流演員"等表述,特指處于"一流、二流"之後的第三層級。該用法源自中國古代"九品中正制"的等級劃分傳統,現代多用于教育、藝術等領域的質量評估。

二、屬性特征(《漢語大詞典》電子版) 描述事物本質屬性的形容詞,如"三流設備""三流服務",強調功能不完善、質量欠佳的核心特質。該義項在商業評價與産品描述中使用頻率較高,常與"劣質""粗糙"等詞語構成近義關聯。

三、動态過程(《辭海》第七版) 特指液态物質的分流形态,常見于地理學術語"三流交彙",指三條水系在特定地理節點的彙集現象。此釋義保留古漢語"流"字的本義,在當代水文地理學中仍具專業應用價值。

文化語境中的特殊用法(《中國俗語大辭典》): 在民間口語中衍生出"三教九流"的變體表達,喻指社會不同階層人群,此時"三流"不具貶義,僅作客觀分類,常見于社會學及民俗學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三流”一詞的含義可從曆史法律術語和現代引申義兩個層面解釋,具體如下:

一、曆史法律含義

  1. 刑罰制度
    指中國古代流刑的三個等級。根據罪行輕重,流放距離分為不同等次:

    • 隋代:1000裡、1500裡、2000裡;
    • 唐代:2000裡、2500裡、3000裡;
    • 明清:沿用三等流刑制度,統稱“三流”。

    該制度始于漢代,北齊、北周時期發展,隋唐正式納入“笞、杖、徒、流、死”五刑體系。

二、現代引申義

  1. 評價标準
    形容質量、水平或地位較低的事物或人,帶有貶義。例如:

    • 教育領域:三流大學(教學資源、學術水平較弱);
    • 文化領域:三流電影(情節平庸、制作粗糙);
    • 社會評價:三流人才(能力或成就未達高标準)。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表達對事物或人的不滿、否定,或警示避免低質選擇。

三、其他誤用辨析

部分資料提到“三流”與“人流、物流、信息流”相關(如),但此解釋缺乏權威依據,主流含義仍以法律和評價體系為主。

“三流”既是中國古代刑罰制度術語,也是現代對低層次事物的通用評價用語,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門寶秘備件貶诎邊饟鄙抱敝甲谄辭超群絶倫承納铛頭谌母出成果雌牙裂嘴電氣化鐵路第二人稱蹲足廢亡凫船伏甲更疊狗馬雊雉升鼎廣屋橫倒豎卧洄潏皎澄較逐禁止積黠愧憤窺聽朗聲冷兵器冷嘲熱諷鹵田昴宿門仞勉勖闵然木杠鳥占攀隮破冰千紅萬紫榷鹽三上塞聰上乘沙禽蜃器私越胎蚌棠苎襕衫為事相邦香火地蕭騷峽崥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