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鵬的翅膀。語本《莊子·逍遙遊》:“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文選·左思<吳都賦>》:“屠巴虵,出象骼;斬鵬翼,掩廣澤。” 李周翰 注:“鵬鳥其翼垂天,今斬之,固掩蔽廣澤也。” 唐 謝偃 《玉牒真記》:“曩者炎運将終,九城淪陷,於是披丹霄而軒鵬翼,駕元海而截鲸鱗。” 明 高啟 《登海昌城樓望海》詩:“安得擊水遊,圖南附鵬翼。”
(2).借指鵬。比喻仕途顯達者。 唐 張說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鵬翼于半霄,負天之力莫展;頓龍媒于局路,追風之勢斯畢。” 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之一:“流落江湖東復西,歸來未洗足間泥。偶隨鵬翼培風上,時得衙香滿袖攜。”
“鵬翼”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幾個層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大鵬的翅膀,源于《莊子·逍遙遊》的經典描述:“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此處以大鵬展翅的磅礴景象形容翅膀的宏偉壯闊。
引申比喻
多用于文學創作、姓名學或勵志語境,強調超越平凡、志向高遠。例如:“他如展鵬翼,終将成就非凡事業。”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成語典故,可參考《莊子·逍遙遊》原文或唐宋詩詞集。
《鵬翼》的意思是指像大鳥的翅膀一樣廣闊的,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或概念的壯麗、宏偉、遼闊等特點。
《鵬翼》是一個由“鳥”和“羽”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
部首:“鳥”
筆畫:共15畫
《鵬翼》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鳥類“鵬鳥”。在古代中國文化中,鵬鳥是一種傳說中的大鳥,被認為擁有巨大的翅膀,可以翺翔于雲霄之間。因此,“鵬翼”就成為了形容廣闊、壯麗的象征。
《鵬翼》是《鵬翼》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漢字字典中的記載,古時候寫作“鵬翼”,這是鵬字的古體。
1. 這幅畫展示了大自然的鵬翼,讓人仿佛感受到了無盡的寬廣。
2. 我們的企業正以鵬翼般的速度向前發展。
1. 鵬翼展翅:形容某人或事物展現出強大的能力或潛力。
2. 學海鵬翼:形容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都很大。
3. 群鵬演戲:形容一群人協作默契,共同達成目标。
近義詞:廣闊、遼闊、浩渺。
反義詞:狹小、有限、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