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妒婦的意思、妒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妒婦的解釋

亦作“妬婦”。1.性好嫉忌的婦人。《後漢書·東夷傳·夫馀》:“男女淫皆殺之,尤治惡妒婦。” 宋 陳師道 《答黃生》詩:“道逢其人兩手分,妬婦拊膺 王右軍 。”

(2).黃芩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三·黃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妒婦(dù fù)指嫉妒心極強的女性,常特指在婚姻關系中因猜忌、獨占心理而對伴侶言行過度敏感的婦人。該詞帶有貶義色彩,多用于描述性格偏執、不容丈夫與其他女性接觸的已婚女性形象。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解析

    “妒”本義為因他人優越或受寵而心生忌恨,“婦”指已婚女子。合稱指善妒的妻子,強調其因情感獨占欲引發的強烈嫉妒心理。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批判女性不符合“賢良淑德”的行為規範。

  2. 文化内涵

    傳統社會将“妒”視為女性德行缺陷,與“七出之條”關聯。妒婦形象常被塑造為家庭矛盾的根源,如《南史》記載劉休妻王氏因妒被責,反映古代對女性嫉妒行為的道德約束。

二、古典文獻例證

  1. 《酉陽雜俎》

    唐代段成式筆記中,将“妒婦津”傳說與女性嫉妒心理相聯繫,描述婦人因妒忌投水化為水神的故事,強化了妒婦的文化符號意義。

  2. 《紅樓夢》隱喻

    夏金桂(第八十回)被曹雪芹刻畫為典型妒婦,其“愛自己尊若菩薩,窺他人穢如糞土”的言行,成為文學中妒婦性格的經典寫照。

三、權威辭書定義


參考文獻來源

  1. 《南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華書局校注本)
  3. 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
  4.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5. 《大辭海·語詞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妒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定義
    指性好嫉忌的婦人,即因嫉妒心強而性情偏激的女性。該詞多用于形容因情感或地位受威脅而表現出強烈不滿的女性形象。

  2. 别稱與擴展
    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妒婦”被記錄為黃芩的别名。黃芩是一種中藥材,因根色黃、形态似婦人妒忌之态而得名。


二、文獻例證與文化背景

  1. 曆史記載
    《後漢書·東夷傳·夫馀》中提到:“尤治惡妒婦”,表明古代社會對妒忌行為的嚴厲态度。
    宋代詩人陳師道亦在《答黃生》中描述“妒婦拊膺”的場景,反映其負面形象。

  2. 文學作品中的形象

    • 《初刻拍案驚奇》以“假使當時逢妒婦,也言『我見且猶憐』”形容女子美貌令妒婦也難以苛責。
    • 《老殘遊記》等小說通過“妒婦”角色批判狹隘的嫉妒心理。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妒婦”一詞常隱含對女性嫉妒心理的道德評判,折射出傳統觀念中對女性情感約束的規範。在文學中,這類形象多用于諷刺或警示,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通過悍妻妒婦探讨家庭倫理。


“妒婦”既指嫉妒心強的女性,也作為中藥材黃芩的别稱。其含義融合了社會道德批判與文化隱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書》《本草綱目》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二子版次邦闾避難就易冰瓯詞緻村拗氹肥硐砂短晷發秘方正畊夫躬身官紳滾水潑老鼠古月軒咍咍寒浸浸鴻達喉痧劃船降神蹇支較略角裡先生矜動經國之才旌枻進可替否庫藏兩栖植物裂土分茅禮赗六贽亂嘈嘈密碼冥召摩勒拏舟排污貧匮錢金乾竺勤虔鵲醆删次勝異神乎其技市籍探鈎謄録院田畼讬大亡泯微酡窩魯朵蕪詞閑住笑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