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首的意思、蓬首的詳細解釋
蓬首的解釋
形容頭發散亂如飛蓬。語本《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晉書·王徽之傳》:“蓬首散帶,不綜府事。” 唐 陳子昂 《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清河張氏墓志銘》:“孀居永日,蓬首終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雜類·箸斛概》:“一男子蓬首黑面,顧 張 而笑。”
詞語分解
- 蓬的解釋 蓬 é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黃色,葉似柳葉,子實有毛(亦稱“飛蓬”):蓬門。蓬心(“蓬”的心狹窄而彎曲,喻茅塞不通的頭腦。謙辭,用以表示自己見識淺陋,蠢笨)。蓬戶甕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長
- 首的解釋 首 ǒ 頭,腦袋:首飾。首級。首肯(點頭表示同意)。 領導的人,帶頭的:首領。元首。首腦。首相(刵 )。 第一,最高:首都(?)。首府。 最先,最早:首次。首屆。首創。首日封。首義(首先起義)。 出頭
網絡擴展解釋
“蓬首”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頭發散亂如飛蓬,形容人未經梳理、淩亂的外貌狀态。
二、詞源與引證
- 出處
源自《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以“飛蓬”比喻頭發散亂。
- 曆史用例
- 《晉書·王徽之傳》提到“蓬首散帶,不綜府事”,描述不修邊幅的形象。
- 唐代陳子昂在墓志銘中寫“孀居永日,蓬首終年”,表現長期哀傷導緻的憔悴。
- 清代小說《物妖志》用“蓬首黑面”描寫怪異人物。
三、用法與例句
- 文學描寫:多用于形容因悲傷、貧困或疏于打理導緻的頭發淩亂,如“蓬首垢面”。
- 現代語境:常見于書面或文學作品中,如“他蓬首垢面,衣衫褴褛”。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蓬頭垢面、不修邊幅。
- 反義詞:容光煥發、衣冠楚楚。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詩經》《晉書》等古籍或相關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蓬首》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蓬首》是一個成語,意為頭發散亂雜亂不修。形容人的儀容不整潔或者精神困倦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蓬首》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後的部首分别為艹和又。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蓬首》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成語意象源自自然界的一種植物蓬草,它的外貌疏松、茂盛,就像一個人頭發散亂、不整齊的樣子。
繁體
繁體字中,蓬首的寫法為「蓬首」,保留了原始的拼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蓬首的寫法變化不大。如《說文解字》中的寫法為「蓬首若洗」。
例句
他從昨晚的派對上回到家,看起來一臉蓬首,顯然是玩得很晚。
組詞
蓬草、草蓬、蓬勃、蜀蓬、淩蓬、蓬葆等。
近義詞
頭發淩亂、亂發、鬓發狼藉。
反義詞
發式整齊、妝容精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