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蟾蜍與玉兔。舊說兩物為月中之精,因作月的代稱。《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唐 歐陽詹 《玩月》詩:“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清 方文 《湯君谟讀書敬亭寄此》詩:“前夕與我約,月明登茲臺,蟾兔忽已缺,軒車猶未來。”
(2).月中玉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兔兒爺攤子》:“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蟾兔”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蟾兔”由“蟾蜍”和“玉兔”組成,是古代對月亮的代稱。根據傳統神話:
個别資料提到“蟾兔”作為成語,比喻“不相上下”的關系,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衍生或誤傳。
“蟾兔”主要承載了古代對月亮的浪漫想象,是神話與文學交融的典型例證。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或民俗案例,可參考《古詩十九首》、唐代歐陽詹《玩月》等文獻。
《蟾兔》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蜍蜓和兔子。它是由蟾和兔兩個詞組成的,寓意着融洽相處、和諧共存的意義。
成語《蟾兔》的拆分部首是蟾字的蟲部和兔字的兔部。蟾兔共有14個筆畫。
《蟾兔》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蟾蜍和兔子住在一起,它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形影不離。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一個象征和諧友愛的成語。
《蟾兔》的繁體寫法為「蟾兔」。
在古代,「蟾兔」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例如,在西漢時期,會将「蟾兔」寫成「蟾兔俱來」。
1. 他們之間的友誼就像蟾兔一樣,互相幫助、互相支持。
2. 這個團隊内的成員團結一心,和蟾兔般的關系一樣緊密。
蟾菌、蟾宮、蟾酥、蟾澤
融洽相處、同心協力、和睦相處
水火不容、針鋒相對、冤家對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