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ife of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方〉∶叔父的妻子
(2) [aunt]∶嬸母,大嬸
(1).嬸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三回:“他兩位知道我母親和嬸嬸、姊姊都到了,不勝之喜。” 王瑩 《寶姑》二六:“大表哥連忙點頭站起來,客氣地笑着說:‘嬸嬸,請你不要挂慮,我已經麻煩你們太多了!’”
(2).兄、嫂稱弟之妻。《水浒傳》第二四回:“ 武松 道:‘深謝嫂嫂。’那婦人道:‘莫不别處有嬸嬸,可取來厮會也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我母親聽了,對着我嬸娘道:‘嬸嬸,這可又是他們作怪的了。’”
“嬸嬸”是漢語中用于特定親屬關系的稱謂,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地域文化中略有差異,但核心定義如下:
叔父的妻子
指父親的弟弟(即叔父)的配偶,這是最常見且權威的解釋。例如《紅樓夢》中提到的“嬸嬸”即指叔母。
例:父親的弟弟(叔父)結婚後,其妻子即為“嬸嬸”。
兄嫂對弟媳的稱呼
在部分地區或傳統語境中,兄長和嫂子也可稱弟弟的妻子為“嬸嬸”,多見于方言或文學作品。例如《水浒傳》中的用法。
中國親屬稱謂體系強調血緣與輩分,“嬸嬸”反映了傳統家族結構中對叔父配偶的尊重,也體現了地域文化差異(如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嬸嬸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來稱呼與父親為兄弟的女性。在家庭關系中,嬸嬸是指與自己父親的姐姐或妹妹。這個詞語常常用來表示一種親屬關系,在親戚稱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嬸嬸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女性的"女"和親戚的"子"。根據《康熙字典》,嬸字一共有13個筆畫。
嬸嬸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根據學者的研究,"嬸"字最初是由"什"字加上女性的"女"而形成。而"嬸"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嬸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一個古代的寫法是将"嬸"字的右側改為"叔"字,表示嬸嬸與伯伯的親屬關系。還有一種古代的寫法是在"嬸"字上方加上"女"字,表示嬸嬸與姑媽的親屬關系。
1. 今天我去拜訪了我的嬸嬸。
2. 我的嬸嬸很疼愛我。
3. 嬸嬸的廚藝非常好。
組詞:嬸母、嬸家、嬸孫、表嬸、堂嬸。
近義詞:姨媽、阿姨。
反義詞:姑媽、叔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