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紀的意思、兵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紀的解釋

(1).軍事要事。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 辛文悅 , 後周 通經史裡儒, 太祖 幼嘗從其學。 顯德 中為殿前都檢點,節制方面,兵紀繁劇,與 辛 久不相見,上每亦念之。”

(2).軍紀。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初到之時,以為 歐洲 各國富強專在製造之精,兵紀之嚴;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講富者以護商會為本,求強者以得民心為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兵紀”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曆史語境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構成 “兵”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械也”,本義為兵器,後引申為軍隊、戰争等意,如《左傳·隱公四年》載“諸侯之師敗鄭徒兵”,此處即指士兵。

“紀”在《爾雅·釋诂》中釋為“緒也”,本義為絲縷的頭緒,後衍生為法度、準則,如《呂氏春秋》言“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強調規範之意。

二者組合,“兵紀”可直譯為“軍隊的綱紀”,特指軍事行動或軍隊管理中遵循的規則體系。

二、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明清史籍與兵書,例如:

  1. 《明史·兵志》記載“嚴兵紀,核屯田”,指整頓軍隊紀律;
  2. 戚繼光《紀效新書》強調“兵紀不明,則號令不行”,将紀律視為作戰基礎;
  3. 清代魏源《聖武記》用“申明兵紀”描述軍事制度改革。

三、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兵紀”可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指代古代軍隊的規章制度,例如在軍事史著作中表述“唐代兵紀研究”或“秦漢兵紀考略”。需注意的是,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屬于特定領域的專業詞彙。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字源考據、中華書局點校本《明史》及軍事出版社《中國古代軍制史》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兵紀”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īng jì,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軍事要事
    指與軍隊或戰争相關的重要事務。例如宋代文瑩《玉壺清話》中提到“兵紀繁劇”,描述軍事事務的繁重。

  2. 軍紀
    指軍隊的紀律規範。清代馬建忠在《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中對比歐洲國家“兵紀之嚴”,強調軍紀對強國的重要性。

二、補充信息

三、權威來源

以上釋義綜合了《漢語大詞典》、滬江線上詞典等資料(主要參考、3、7),兼顧曆史文獻與現代詞典的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傍落剝制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椑柹崩背奔屬沉醉垂耀存立鬥鑼短長亭奉辭封牛伏景天付之梨棗剛土古味黑鄧鄧後相黃芒瘴湖北省洚水澆風薄俗解弛介雅嫉憤姬姒咎鼓畸異蠲增卷子本開物成務磕磕絆絆栾車卵殼露台之産毛太紙馬薸馬蹄形描摹蘑菇戰術批根愆乏權敵權枉曲勝惹目散迸閃錯山集勝壤紳士派頭,紳士氣,紳士風度視為寇雠台曆童颠桐竹土壩玩洩烏麥先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