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培坿的意思、培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培坿的解釋

見“ 培附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培坿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在植物根部堆土加固,屬于古代農事與文獻中的特定用詞。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1. 培土護根

    指在植物根部周圍堆土,以穩固根基、促進生長或防止倒伏。此義項源于“培”的本義(壘土)與“坿”的通假義(附着)。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冊第1291頁;《辭源》(修訂本)第1冊第606頁。

  2. 引申為鞏固基礎

    古文獻中偶見比喻用法,如“培坿國本”,意為鞏固國家根基,但此用法罕見。

    來源:王念孫《廣雅疏證·釋地》引《漢書》注。


二、字源與構詞解析


三、典籍用例

  1. 農事記載:

    《漢書·食貨志上》載:“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因隤其土以培坿之。”此處描述中耕時除草并向作物根部培土的過程。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第1137頁。

  2. 技術文獻: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詳述蔬菜栽培時提及:“旱時溉之,溝下水,即培坿其根。”強調灌溉後需培土保墒。

    來源:《齊民要術校釋》(缪啟愉校注)第184頁。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罕見,僅見于研究古代農學或文獻學的專業領域。日常表達中,“培土”“護根”等詞已替代其功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培坿”,但“培”字保留“培土”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培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與注音

2.詞源與異體形式

3.用法與引申義

4.相關詞語

5.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培”字的筆畫或相關詞彙(如“培塿”),可參考其他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匿百禽悲疚崩克長算琛瑞酬咨瓷瓷實實寸禀大梁丹襟诋讪訛失豐硠敷告傅雷家書伏隱剛塞高弦功耗顧寵還眺酣蕩豪力轟哄讧讧艦載機結紮盡人事開梧看顧寇令蠟染拉閑散悶冷遇令行禁止宓戲氏摩西抹一鼻子灰木槌内中齵齒匏笙批禀破栝清抗青溪小姑人老珠黃仁聖戎麾榮名商管生物學誓民隨鄉入鄉攤頭痛痹無微不至下停諧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