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盤馔的意思、盤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盤馔的解釋

盤盛肴馔的統稱。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詩:“ 長安 衆富兒,盤饌羅羶葷。” 唐 白行簡 《三夢記》:“見十數人,兒女雜坐,羅列盤饌,環繞之而共食。” 宋 辛棄疾 《鹧鸪天》詞:“日高盤饌供何晚,市遠魚鮭買未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盤馔”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pán zhuàn,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盤盛肴馔的統稱,即用盤子盛放的各類菜肴或酒食的泛稱。例如《水浒傳》中提到的“綠槐樹下放著桌子,鋪著盤饌”即描繪了酒食擺放的場景。

2.詞源與結構

3.文獻用例

4.近義詞

5.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典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學作品或曆史語境中。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盤馔的意思

盤馔(pán zh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盛放食物的容器和器皿。也可以泛指菜肴、飯食等供食用的食物。

部首和筆畫

盤馔的部首是皿(pán),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盤馔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曾經有人提出過可能來自于古代祭祀中的一種盛放祭品的器皿,後來逐漸擴展為一般用于食物盛裝的容器。根據古籍記載,盤馔原本是古代上等祿食的一種餐具,在宴會、儀式等場合中使用。

繁體字

盤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盤馔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盤馔的寫法為「槃재사盂」。

例句

1. 他将菜肴裝滿了一隻盤馔。
2. 宴會上擺滿了各種盤馔,賞心悅目。

組詞

盤子(pán zi)、炒菜盤(chǎo cài pán)、食盤(shí pán)。

近義詞

盤子(pán zi)、碟子(dié zi)、托盤(tuō pán)。

反義詞

碗(wǎn)、杯(bēi)、碟(di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