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功的意思、國功的詳細解釋
國功的解釋
為保衛國家而建立的功績。《周禮·夏官·司勳》:“國功曰功。” 鄭玄 注:“保全國家若 伊尹 。”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功的解釋 功 ō 勞績,成績,與“過”相對:功勳。功績。論功行賞。徒勞無功。功德無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虧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學上指用力使物體
網絡擴展解釋
“國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國功”由“國”(國家)和“功”(功績)組成,指為國家做出的卓越貢獻或功績,既包括保衛國家的軍事成就,也涵蓋推動國家建設與發展的重大貢獻。
二、曆史出處與經典注釋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夏官·司勳》,原文載:“國功曰功。”東漢經學家鄭玄注解時,以商朝名相伊尹為例,說明“保全國家”的行為即屬國功範疇。
三、使用場景
- 人物褒揚:常用于贊頌政治家(如治國能臣)、軍事家(如衛國将領)、科學家(如推動國家科技發展的學者)等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人物。
- 成就描述:可指代對國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工程或事件,例如重大科技突破、文化遺産保護等。
四、注意事項
部分網頁(如)的例句中提及“中國功夫”,實為語境偏差,需注意區分“國功”與“功夫”的語義差異,避免混淆。
五、近義與關聯概念
近義詞包括“國之棟梁”“豐功偉績”等,均強調個人或集體對國家的重大影響。與“國功”相關的曆史人物如伊尹、張衡等,均以不同方式踐行了這一理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周禮》及相關史學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