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fe] 人活着的時候
嗚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後又不可知,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猶生前。 南朝 梁 庾肩吾 《侍宴》詩:“承恩謝命淺,念報在身前。”《古今小說·明悟禅師趕五戒》:“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當時恐斷腸。”
“身前” 指人逝世之前的時間或狀态,強調生命終結前的階段。例如:
“他身前立下遺囑,将財産捐給慈善機構。”
此義項聚焦于個體生命結束前的行為或狀态,與“身後”(逝世後)相對。
在部分語境中,“身前”可指身體前方的空間位置,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句判斷。例如:
“他身前的書桌上放着一盞台燈。”
此處“身前”表方位,意為“身體面對的方向”。
《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
收錄“身前”為時間概念,釋義為“人死之前”,引例出自明代文獻:“身前之事,尚可追憶。”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2頁。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明确标注“身前”指“生前;去世以前”,并标注為書面用語。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168頁。
《辭源》(修訂本)
指出“身前”與“生前”同義,多見于文言或正式文體,如古詩“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第三冊,第245頁。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強調“身前”需與空間概念區分:日常表述“身體前方”時,宜用“面前”“眼前”等詞,避免歧義。
來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1180頁。
用于遺囑、傳記、追憶文字等,如“身前心願”“身前事迹”。
需依賴上下文支撐,如古詩詞或方言表述,現代漢語通常以其他詞彙替代。
(注:因紙質詞典無直接鍊接,來源标注出版社及版本信息,确保權威性。)
“身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指人尚未去世的時期。例如:
在部分口語或特定語境中,可指物理空間上的“身體前面”。例如:
安肆白及卑卑不足道曹雪芹巢笙碜黩楚觀春詞賜複打蔫大言不慙妒婦多大霎房管犯節馮唐易老掆鼓格正鈎撢軌匠詭谀黑沉轟轟隱隱壞土璜璜畫帷嘑吸降賢交辟記功忘失近步姬仆靠背刻畫棱光連疊列車羅師綿袤冥寞明潤澎澎啟齒人命官司軟槃聲伎兒射幸數跌,不如審發石根石涵時異勢殊四角號碼查字法天郊通易頽弊土雞瓦犬稌黍衛送詳説仙閨霞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