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收谷物。《管子·山至數》:“今上斂穀以币,民曰無币,以穀,則6*民之三有歸於上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斂谷漢語 快速查詢。
“斂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斂谷指征收谷物,屬于古代賦稅制度中的一種形式。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山至數》:“今上斂穀以币,民曰無币,以穀,則民之三有歸於上矣。” 此句描述了通過貨币或實物(谷物)征收賦稅的方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賦稅制度或《管子》中的經濟思想,可參考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資料。
斂谷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指收集或儲藏谷物,尤指從農田中收割莊稼,儲存在倉庫中。
斂谷由兩個部首組成:教和谷。教是左右結構,谷為上下結構。教的拼音是"jiao4",谷的拼音是:"gu3"。
教的筆畫數為11畫,谷的筆畫數為7畫。
斂谷這個詞最初出現在《周禮·地官·大司徒》一書中,原本用來描述糧食收割和儲藏的工作。後來,"斂谷"逐漸演變為一個更廣義的詞彙,形容各種收集、儲存活動。
斂谷的繁體字為"斂穀"。
古代的漢字寫法不同于現代,斂谷的古代寫法為"斂谷"。
1. 農民們忙着斂谷,準備過冬。
2. 他斂谷了許多莊稼,供養自己的家人。
3. 斂谷是農田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斂谷可以組成其他詞彙的一部分,例如:
斂財、斂據、斂修、斂步。
近義詞:收獲、儲存
反義詞:散谷、撒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