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爵重祿的意思、高爵重祿的詳細解釋
高爵重祿的解釋
謂爵位高,俸祿厚。《管子·君臣下》:“夫臣人者,受君高爵重祿,治大官。倍其官,遺其事,穆君之色,從其欲,阿而勝之:此臣人之大罪也。” 宋 王安石 《乞免使相充觀察使第四劄子》:“人臣自度其智力足以勝任而塞責,故受其高爵重祿而無愧。”《隋唐演義》第一回:“ 晉王 乃 隋 親王,高爵重祿,有甚不安逸,卻要做此事?”亦作“ 高爵厚祿 ”。《舊唐書·外戚傳序》:“蓋恃宮掖之寵,接宴私之歡,高爵厚祿驕其内,聲色服玩惑於外,莫知師友之訓,不達危亡之道。” 宋 陳亮 《論開誠之道》:“人主而有矜天下之心,則雖高爵厚祿日陳於前,而雄偉英豪之士有窮餓而死者,義有所不屑於此也。” 清 林昌彜 《亭檻詞》:“高爵厚祿居不忝,腰懸金印稱公侯。”
詞語分解
- 高爵的解釋 高的爵位。《墨子·尚賢中》:“夫高爵而無祿,民不信也。”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高爵尚可求,無為守一鄉。”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二》:“但邇年鄉飲,皆以請託行賄而得,故非高
- 重祿的解釋 .厚俸,高薪。《管子·立政》:“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禮記·中庸》:“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朱熹 集注:“謂待之誠而養之厚。”《史記·李斯列傳》:“ 斯 , 上蔡 閭巷布衣也。上幸擢
網絡擴展解釋
“高爵重祿”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
基本釋義
指爵位顯赫、俸祿豐厚,多用于形容地位尊貴且物質待遇優厚的情況。其中“爵”指古代官爵等級,“祿”指官員的俸祿()。
-
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清代褚人獲的《隋唐演義》第一回:“晉王乃隋親王,高爵重祿,有甚不安逸,卻要做此事?”()。
- 宋代王安石《第四劄子》中也有使用:“人臣受其高爵重祿而無愧”()。
- 該成語多作主語、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地位、待遇等()。
-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高爵厚祿、高爵豐祿()。
- 反義詞:暫無明确對應反義成語,但可結合語境用“位卑祿薄”等表達相反含義。
-
延伸語境
常暗含對“身居高位卻未盡職責”的批判,如《管子·君臣下》提到臣子受高爵重祿卻渎職的行為()。
-
例句參考
- 古代:“穆君之色,從其欲……此臣人之大罪也”(《管子》)。
- 現代用法:“他雖享高爵重祿,卻始終心系百姓。”(需結合具體語境靈活使用)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詳細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高爵重祿 (gāo jué zhòng lù)是一個成語,指的是高貴的封爵和豐厚的俸祿。下面是對這個成語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高 (gāo) - 部首為高字頭,筆畫數為十
爵 (jué) - 部首為父字旁,筆畫數為十
重 (zhòng) - 部首為裡字旁,筆畫數為八
祿 (lù) - 部首為示字邊,筆畫數為十
來源:
《禮記》中的《曲禮》記載了天子封爵和賞賜的儀式以及相關的禮儀。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封建社會中對高高尚爵位和豐厚待遇的稱贊和崇敬。
繁體寫法:
高爵重祿
古時候漢字寫法:
高爵重祿 (爵字的古字"爾")
例句: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獲得了高爵重祿。
封官晉爵是古代賢人們渴望的高爵重祿。
組詞:
高貴、封爵、豐厚、俸祿
近義詞:
富貴、顯達、高官厚祿
反義詞:
卑微、貧賤、清貧
希望這些相關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