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跌”是金融市場的常用術語,主要指股價、期貨價格等資産價格呈現緩慢、小幅且持續的下跌趨勢。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盤跌指資産價格以“進一步退兩步”的節奏逐步下滑,下跌幅度較小但持續時間較長,通常伴隨成交量縮減。例如,某股票連續多日下跌0.5%-1%,但未出現單日大幅跳水,即屬于盤跌行情。
總結來看,盤跌是技術分析中需警惕的趨勢形态,投資者需結合量價關系及市場環境綜合判斷。更多案例中的具體市場分析。
盤跌是一個常用的經濟和金融術語,是指股票、期貨、商品等市場價格出現下跌的情況。當市場上買方力量減弱,賣方力量增強時,市場價格往往會下跌,這種下跌就被稱為盤跌。
盤跌的拆分部首是皿和足,皿表示容器或器皿,足表示腳步或行動。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盤跌一詞的出處較為晦澀。據研究,它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經濟交易的場景中。在古代,人們使用陶瓷或青銅制成的盤子進行股票、期貨等商品的交易,而價格下跌則被形象地比喻為盤子跌落。
盤跌(繁體字)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盤跌的古代寫法為“盤跌”。
1. 近期股市出現了大幅盤跌。
2. 商品價格的盤跌使得投資者蒙受了巨大損失。
1. 盤整:指股票或市場價格在一段時間内波動不大的狀态。
2. 盤高:指股票或市場價格上升的情況。
3. 跌停:指股票或市場價格下跌到一定幅度後停止交易的現象。
1. 下滑:指價格或指數向下移動,與盤跌含義相似。
2. 跌落:指價值或價格從高處快速下降。
1. 盤漲:指股票或市場價格上漲的情況。
2. 上升:指價格或指數向上移動,與盤跌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