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昧的意思、冒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昧的解釋

(1) [make bold]∶ [言行] 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多用做謙詞)

冒昧陳辭

(2) [venture]∶大膽地提供或提出 [意見或看法] (多用做謙詞)

不揣冒昧

詳細解釋

(1).冒犯,無知而妄為。多用于自謙。《後漢書·李雲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晉書·滕修傳》:“不勝愚情,冒昧聞訴。” 宋 蘇轍 《三論分别邪正劄子》:“臣不勝區區冒昧聖聽,伏竢誅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禦奏摺》:“謹不揣冒昧,效茲一得。”

(2).引申為魯莽輕率。《朱子語類》卷七六:“今行險徼倖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明史·楊恂傳》:“使大臣清節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緻湘學界書》:“謂無技術及法語,又無學費者,不可令其冒昧來往。”

(3).猶苟得。 宋 蘇轼 《答陳季常書》:“自數年來,頗知内外丹要處。冒昧厚祿,負荷重寄,決無成理。”

(4).猶埋沒。《白雪遺音·馬頭調·望夫山》:“奴説奴是冷落的香閨(獨自守孤幃)。為甚麼将俺恩情都冒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冒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o mèi,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謙辭用法
    指言行不顧及地位、能力或場合是否適宜,常用于自謙。例如:“冒昧陳辭”“不揣冒昧”。
  2. 引申含義
    可表示魯莽輕率的行為,如“冒昧行事”。

二、引證與曆史來源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使用示例

  1. 自謙場景
    • “恕我冒昧,能否請教您的意見?”
    • “不揣冒昧,向您提出建議。”
  2. 描述魯莽行為
    • “他冒昧闖入會議室,打斷了讨論。”

五、使用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冒昧”的謙辭屬性及引申含義,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靈活把握。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冒昧的意思

冒昧(mào mèi)形容詞,意思是毫無顧忌,沒有顧及他人感受或禮貌的行動或言行。它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敢于冒險或冒犯别人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冒昧的拆分部首為冖(mì)和日(rì),部首冖代表遮蓋,日代表太陽。它的總筆畫數為14筆。

來源

冒昧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京雜記·上瓦匠》中,原文是“冒昧迸甚,已逐免弛”。後來成為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彙。

繁體

冒昧的繁體字是冒莓,它們的發音都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冒昧”時,常常用更加繁複的字形。例如使用“冃”代替“冒”,使用“偭”代替“昧”。

例句

1. 我冒昧地向他借了一本書。

2. 他冒昧地打斷了老師的發言。

3. 請原諒我冒昧地問一下,你的年齡是多少?

組詞

冒險、冒犯、冒死、冒失、昧着良心

近義詞

唐突、莽撞、膽大妄為、無禮

反義詞

謹慎、客氣、謙虛、恭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