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hop name]∶商店的字號
(2) [trademark;band]∶産品商标
(3) [the name of a product]∶某些産品名稱或性能的數字
(1).商店的招牌和字號。 沙汀 《丁跛公》:“但它卻有着十個以上的茶鋪;其中有名的是‘者者軒’,和那沒有牌號的半邊茶鋪。”
(2).猶标志。 魯迅 《準風月談·喝茶》:“有人以為這種細膩銳敏的感覺,當然不屬于粗人,這是上等人的牌號。”
"牌號"是漢語中具有多重語義特征的複合名詞,其核心意義圍繞标識與命名體系展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該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指代工商業實體對外展示的法定名稱,常見于店鋪門楣懸挂的匾額标識。例如北京"同仁堂"藥房、杭州"張小泉"剪刀等百年老字號,均以獨特書法形制的牌號彰顯商譽。此類用法在《漢語大詞典》中記載最早見于明代話本,反映中國古代商業标識文化的傳承。
二、特指工業産品規格的标準化編碼系統,常見于金屬材料、化工制品等領域。如鋼材牌號"Q235"代表屈服強度235MPa的碳素結構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T 700-2006)》對此類編碼規則有明确的技術規範。
三、延伸指代具有識别功能的編號體系,例如圖書館藏書使用的分類編號、行政機關頒發的許可證序列號等。《新華詞典》第12版指出,這種用法強調編號的排他性與檢索功能,常見于現代管理系統中的數字化标識實踐。
“牌號”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使用場景來理解:
指代個人或群體的身份、地位或職業等級,通常由權威機構頒發。例如古代官員的職位稱號或特定行業的等級劃分。這種用法帶有象征性和權威性,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成語中。
在材料制造領域特指規格編碼系統:
提示: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工業領域使用時需參照對應行業标準文件。如需特定行業牌號解讀,可提供更詳細信息。
扮戲包心菜背貨不曉世務傳舍道妝鬥鑼方底圓蓋發貯霏霜飛丸鳳吟富貴顯榮趺鐵腳傅着貫耳歸棹函請合得着黃骠恚恨回娘家蛟龍得水讦控衿服靜遏吉網羅鉗連利令人作嘔淩壓辂木買庸麥糟沒化鳥舉甯集盤面鵬背平步登天巧舌碕嶺清散秦韓犬科曲隈燒塼折衷市聲帥服輸攻墨守順典索喜套式童孫五桀霧塞五言四句先端象院銷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