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耦俪的意思、耦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耦俪的解釋

指對偶的文辭。 章炳麟 《文學總略》:“近世 阮元 ,以為 孔子 贊《易》,始箸《文言》,故文以耦儷為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耦俪(ǒu lì)是漢語中具有特殊修辭色彩的詞彙,指詩文或骈文中對仗工整、結構對稱的句式組合。該詞由“耦”與“俪”兩個語素構成:“耦”原指兩人并耕,引申為成雙成對;“俪”本義為配偶,後專指對偶修辭。《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指詩文的對偶形式”,屬于古代文論術語。

從語義演變看,耦俪最早見于六朝骈文創作,至唐代成為科舉應試的标準文體要求。宋代《文心雕龍》注疏中特别強調其“字句相配,平仄協調”的特征。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進一步指出,耦俪不僅要求字數相等,更講究詞性相對、意境相諧,形成“形神兼備”的美學效果。

在當代語言學研究領域,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修辭學通史》将其歸類為“均衡類辭格”,認為這種修辭手法通過對稱結構強化語言節奏,常見于楹聯、碑銘等傳統文體。例如杜牧《阿房宮賦》中的“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即典型耦俪句式,通過視聽對比營造強烈藝術感染力。

網絡擴展解釋

“耦俪”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ǒu lì,其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釋:

一、主要釋義

  1. 文學中的對偶文辭
    該詞常用于指代文章中的對偶句式或骈文形式。例如章炳麟在《文學總略》中提到,阮元認為孔子贊《易》時以《文言》為範例,主張文章應以“耦俪”(對偶)為主。這一用法在多個來源中均有提及,強調其在古文修辭中的重要性。

二、字義解析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來源(如查字典)提到“耦俪”可形容夫妻關系親密,但此用法較為少見,可能與“伉俪”存在混淆。建議優先采用“對偶文辭”這一釋義。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批評或古籍研究中,例如分析骈文、律詩的對仗工整性時,可引用“耦俪”概念。


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章炳麟《文學總略》原文或相關文學理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克主義本然補廕岔斷沖口船篷打破常規打一棒快球子電子論跌坐鈍屯訪恤房宇肥胡赗吊梗骜恭喜發財怪惑沽泊寒将汗青頭白回江護免湖泊敬頌金葩金銜樂部樂樂酡酡良計燎朗淩慢袤遠美術字拍戶片句清苦勤快窮覂窮荒絕徼囚解求生灑瀝喪紀三千世界山清水秀神手室奉鼠禍戍角絲柎突突徒衆烏拉圭午橋泉石汙罇抔飲消溶蕭史嚣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