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的意思、湖泊的詳細解釋
湖泊的解釋
[lakes] 湖的總稱。大片内陸死水、河流的擴張部分,攔成的水庫或間歇性的或以前曾被水覆蓋的湖床
詳細解釋
湖的總稱。 王洪道 等《我國的湖泊》:“湖泊可分為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三類。” 王洪道 等《我國的湖泊》:“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及水中所含的礦物質、有機質和生物所組成的矛盾統一體。”
詞語分解
- 湖的解釋 湖 ú 陸地上聚積的大水:湖泊。湖澤。湖灘。湖蕩。湖光山色。 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兩湖。湖廣。 指中國湖州(舊地名,在今浙江省吳興縣):湖筆。湖绉。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泊的解釋 泊 ó 停船靠岸:泊船。泊位(航運上指港區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泊。 停留:飄泊。 〔落( 安靜:淡泊(亦作“澹泊”)。?)泊〕見“落”。 泊 ō 湖:湖泊。水泊。血泊(一大灘血)。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湖泊”是自然地理學中的基本概念,指陸地上相對封閉的窪地中蓄積的靜止或緩流水體。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析:
1. 基本特征
- 水體靜止性:與河流的流動性不同,湖泊水體交換周期較長,如貝加爾湖換水周期達400年。
- 流域封閉性:四周被陸地包圍,通過入流河與出流河進行水量交換,如北美五大湖群通過聖勞倫斯河注入大西洋。
- 分層結構:溫帶湖泊常出現水溫分層現象,夏季形成表水層、溫躍層和深水層。
2. 形成機制
- 構造成因:地殼運動形成構造湖(如東非大裂谷湖泊)
- 冰川作用:冰蝕作用塑造冰鬥湖(如阿爾卑斯山湖泊)
- 火山活動:火山口積水成湖(如長白山天池)
- 河流演變:曲流截彎取直形成牛轭湖(如長江荊江段故道)
3. 生态功能
- 氣候調節:大型湖泊可形成局地湖陸風,如洞庭湖使周邊年均氣溫降低0.7℃
- 物種保育:濕地型湖泊為候鳥提供栖息地,如鄱陽湖越冬白鶴占全球98%
- 物質循環:每年通過生物泵作用固定約1.9億噸碳,相當于全球森林固碳量的12%
4. 人文意義
- 文明搖籃: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發源于底格裡斯-幼發拉底河湖系統
- 經濟價值:全球15%的漁業産量來自湖泊生态系統
- 文化象征:杭州西湖等湖泊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5. 現代挑戰
- 全球湖泊面積較工業革命前縮減45%,中亞鹹海已消失90%
- 富營養化導緻藍藻暴發,中國滇池治理投入超500億元
- 新興污染物(微塑料、藥物殘留)在五大湖中檢出率達83%
當前湖泊學研究正從傳統形态描述轉向多學科交叉,運用衛星遙感(如Landsat系列)和同位素示蹤技術揭示湖泊演變機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将湖泊生态系統完整性納入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評估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湖泊》的意思
《湖泊》指的是較大的、内陸的、靜水的水體,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地貌。湖泊一般由于地殼運動或水文條件而取得一定的溢出深度和湖床,湖水沉積在湖底,形成深處較大的水庫。
《湖泊》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湖泊》的拆分部首是水,拆分後的筆畫為13畫。
《湖泊》的來源
《湖泊》這個詞源于《說文解字》,最早在西漢時期出現。在古代漢語中,湖泊一詞用于描述一定大小的水體,通常是指自然界中由黃土底闆壘起的水庫。
《湖泊》的繁體字
《湖泊》的繁體字為「湖泊」。
《湖泊》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湖泊一詞的寫法有所變化。如《說文解字》中使用了「沍步」表示湖泊。
《湖泊》的例句
1. 夏天,我們常常在湖泊邊釣魚。
2. 他遊泳穿越了整個湖泊。
《湖泊》的組詞
湖泊常見的組詞有:湖畔、湖光、湖心、湖岸、湖濱等。
《湖泊》的近義詞
湖泊的近義詞有:湖、水庫。
《湖泊》的反義詞
湖泊的反義詞可以是:河流、海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