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望撫慰。《魏書·高祖紀下》:“又疾苦六極,人神所矜,宜時訪恤,以拯窮廢。”
“訪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ǎng xù,主要用于書面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詞可見于古代文獻,如《魏書·高祖紀下》中的記載:“又疾苦六極,人神所矜,宜時訪恤,以拯窮廢。” 此句意為統治者應通過探訪和救濟來幫助困苦之人。
現代語境中,“訪恤”可延伸至社會服務、慈善活動等場景,強調實地探訪與物質/精神支持的雙重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魏書》相關章節或漢語詞典(如、3、6、7)。
訪恤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fǎng xū",含義為探望、打聽、慰問。
訪恤的拆分部首為讠(言字旁)和心(心字底),它共有12個筆畫。
訪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掌教》:臣馮唐上疏曰:“頃者上以四海為家,臣下母子兄弟,日昃不暇給,誠難為之訪恤。”在繁體字中,訪恤被寫作"訪恤"。
在古代,訪恤的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字形中心的"心"字在古代被寫得更為詳細,更加可見其形狀。同時,字形中的"讠"字旁也略有差異。
1. 領導定期訪恤貧困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2. 女兒感冒了,鄰居們紛紛前來訪恤,幫助照顧。
組詞:訪問、訪客、恤衫、恤裳。
近義詞:探望、關懷、慰問。
反義詞:忽視、漠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