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渚詠的意思、牛渚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渚詠的解釋

譽稱他人的詩作。典出《晉書·文苑傳·袁宏》: 袁宏 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以寄其情懷。 謝尚 時鎮 牛渚 ,秋夜乘月泛 江 。會 宏 在舟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 尚 駐聽久之,遣人往問。答雲:“是 袁臨汝 郎誦詩。”即其詠史之作。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嶺南尋弟》詩:“早聞 牛渚 詠,今見鶺鴒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渚詠”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學的曆史典故,其核心含義指文人雅士在特定情境下吟詠詩篇以展露才華,并因此獲得知音賞識的際遇。該典故承載着深厚的文化意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典故出處與字面釋義

“牛渚”指古代長江下遊的著名渡口“牛渚矶”(今安徽馬鞍山采石矶)。“詠”即吟誦、作詩。“牛渚詠”特指東晉文人袁宏在牛渚矶吟誦《詠史詩》被鎮西将軍謝尚賞識的故事。據《晉書·文苑傳·袁宏》記載,袁宏少時家貧,曾受雇運租。某夜泊舟牛渚,于船中吟誦自作的詠史詩,恰逢謝尚在江上泛舟,聞其詩聲清越、辭藻拔萃,遂邀其相見,徹夜長談,自此袁宏聲名鵲起。此典故遂成為才學顯露與知音相遇的象征。

二、文學引申與象征意義

  1. 懷才不遇的寄托

    文人常借“牛渚詠”抒發對伯樂的渴望。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以袁宏自比,暗喻自身才華未遇識者之憾。

  2. 知音相惜的典範

    謝尚的慧眼識才被後世視為士人相知的理想範式。典故強調藝術共鳴超越身份差異(袁宏為運租小吏,謝尚為高門将帥),凸顯精神層面的平等對話。

  3. 即興創作的才情

    袁宏即興吟詩展現的敏捷詩思,成為文人推崇的“咳唾成珠”之才。後世将“牛渚詠”與“七步成詩”等典故并提,喻指臨場賦詩的過人天賦。

三、文化影響與經典化過程

“牛渚詠”經唐宋詩詞反複書寫,逐漸凝定為文學母題: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原始出處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袁宏》(唐代房玄齡等撰):“(袁宏)少孤貧,以運租自業……鎮西謝尚時鎮牛渚,乘秋佳風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中諷詠,聲既清會,辭又藻拔……”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

  2. 文學化诠釋

    《昭明文選·卷三十六》(南朝梁蕭統編)收錄袁宏《詠史詩》二首,李善注引《續晉陽秋》詳述牛渚事,奠定典故的文本基礎。

    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文選》校注本

  3. 文化史定位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評述:“牛渚聞詠的傳說……折射出魏晉士人崇尚才性、标舉風神的文化心态。”

    來源: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三版)

“牛渚詠”既是曆史事件的實錄,亦是文人精神理想的投射。其核心價值在于構建了才學、機遇與知音三位一體的文化叙事,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标志性的“遇合”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牛渚詠”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文學領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典故來源

此詞出自《晉書·文苑傳·袁宏》。東晉時期,袁宏(字彥伯)才華橫溢,曾作詠史詩以抒懷。某秋夜,鎮守牛渚(今安徽馬鞍山采石矶)的将軍謝尚乘船泛江,恰逢袁宏在舟中吟誦詩作。謝尚被其“聲既清會,辭又藻拔”的朗誦所吸引,駐聽良久并派人詢問,得知是袁宏之作,由此對其才華大為贊賞。

2.詞義與用法

3.發音與結構

4.現代意義

如今,“牛渚詠”更多作為文學典故被引用,常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詩詞賞析中,用以形容詩作的高妙或表達對詩人的推崇。

“牛渚詠”通過袁宏與謝尚的相遇故事,将曆史事件轉化為對詩歌才華的象征,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以典故寄情的傳統。其内涵既包含對作品的贊美,也暗含知音相遇的意境。

别人正在浏覽...

鞍山鐵礦拜親悲切切背影本元播名唱漏除庑對課耳輪煩惡鋒芒所向改而更張勾幹冠帽桂魄皇侄唿喇喇家範奸愬谫微擊崩浄國集體所有制經濟九源懇款愧戴勑書老甲魚羸骖壟墓鹿砦末年篇葉撇虛貧子竅奧清敏虬辇勸掖鵲印扇子適才手巾衰裳泰始曆泰逖棠樹政讨抄停泊挺敵剸志推繹王凫惟我獨尊輼辌車無陂下磨車相序嫌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