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惠政。 唐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二侄》詩:“三月已乖棠樹政,三年空負竹林期。”亦省作“ 棠政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樹。從事 馮巡 、主簿 華操 等相與褒樹,表勒棠政。”參見“ 棠樹 ”。
“棠樹政”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指代高尚的德行或惠政,比喻為官者品行端正、治理有方,如同棠樹般正直莊重。這一意象源于棠樹的自然特性——高大挺拔、枝葉繁茂,常被用來象征清廉與仁政。
該詞與西周召公的事迹相關。據記載,召公曾在棠樹下處理政務,以簡樸親民的方式治理地方,深受百姓愛戴。後人用“棠樹政”贊頌其惠民政策(參考《詩經》記載)。
此詞屬于較為冷僻的典故類成語,日常使用較少,但在描述曆史人物或探讨政治理念時具有文化厚重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召南·甘棠》或相關史書。
《棠樹政》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古代的一種統治制度。在古代中國,棠樹是指王室貴族的代表性建築,政則代表着權力和統治。因此,棠樹政就是指君主統治下的政權制度。
棠樹政的拆分部首為木字旁,表示與樹木有關。這個詞共有12個筆畫。
棠樹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社會中,棠樹是指王室貴族建築之一,代表着君主的權利和統治,政則是指政權制度。将棠樹和政合起來,就形成了棠樹政這個詞彙。
棠樹政的繁體字為「棠樹政」。
在古代,棠樹政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棠在古代寫作「欝」,樹寫作「樹」,政寫作「正」。即「欝樹正」。
1. 古代的中國帝王統治下,棠樹政嚴密控制着社會的秩序。
2. 棠樹政下的百姓需遵守各項法律和政策。
3. 民衆對棠樹政的評價因人而異,有些人稱之為威嚴有序,有些人則認為是專制統治。
1. 組詞:棠樹、政權、統治。
2. 近義詞:王權、帝制、君主制。
3. 反義詞:民主、共和、議會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