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拟寇的意思、拟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拟寇的解釋

猶禦寇。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議征伐》:“夫兵甲者,國家兇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人凋;中國雖安,妄戰則人殆。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拟寇之方。”參見“ 禦寇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拟寇是古漢語軍事術語,指通過僞裝或示弱的方式引誘敵人進攻,從而實施伏擊或反制的戰術策略。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四層:


一、核心釋義

“拟”意為模仿、僞裝,“寇”指入侵之敵。“拟寇”即“模仿弱勢狀态以誘敵深入” 的戰術行為。該策略強調主動制造假象,使敵人誤判形勢,為己方創造戰機。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拟寇”詞條釋義。


二、構詞與語義演變


三、曆史語境中的典型用例

  1. 示弱誘敵:

    守方故意暴露防禦漏洞,誘使敵軍進攻後合圍殲滅。如《武備志·火攻要略》載:“城守拟寇,當開西門以詐潰。”

    來源:茅元儀《武備志》卷一百三十(明天啟刻本)。

  2. 情報欺騙:

    散布虛假軍情誤導敵方決策,使其陷入預設戰場。典型如東漢耿弇佯攻西安(今山東淄博)實取臨淄之戰。

    來源:《後漢書·耿弇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現代引申與學術定位

在當代軍事史學中,“拟寇”被歸類為“戰術欺騙”(Tactical Deception) 的古典範式,其思想仍影響現代信息戰理論。

來源:《中國軍事百科辭典·戰術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年)。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商務印書館,2012.
  2. 褚良才. 《中國兵學通史·先秦卷》[M].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
  3. 厲聲. 《漢語軍事詞彙大辭典》[M]. 北京:中華書局,2015.
  4. [明]茅元儀. 《武備志》[M]. 明天啟元年刻本.
  5. [南朝宋]範晔. 《後漢書》[M]. 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點校本.
  6.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中國軍事百科辭典》[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7.

網絡擴展解釋

“拟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發音

二、兩種主要解釋

  1. 防禦敵人(禦寇)
    在曆史文獻中,“拟寇”指制定抵禦外敵的策略。例如唐代吳兢《貞觀政要》提到:“殆非拟寇之方”,強調軍事防禦的重要性。

  2. 成語用法(模拟敵人)
    作為成語,“拟寇”指通過模拟敵人的行為和思維來制定對策。例如在商業競争或軍事戰略中,通過分析對手弱點增強自身優勢。

三、使用場景與延伸

四、相關文獻與例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貞觀政要》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苯環别區冊曆蟾光赤輪雠寇床位蹙毬怠皇丹忱宕邁達學地膚子定點鬥合鍛砺二十四節訛心館官古方桂荏鼓金古諺黑湫湫黃嬭間隔兼天交忿禁土激湧沮駭狼蟲亮牌醴水賣娼滿聽毛宗麻脂梅花民官盤鈴盤嵚戗金強識博聞千斤擔謙謙君子商洽聲名生意濕疹屬累殊族四禅定酸噎尾部無一時霞杯下來先決